专家有建议
应鼓励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的创新
“先让孩子不讨厌学校、老师和新环境,引导他们从乐学到有兴趣学习,这是我们尝试集中适应性教育的初衷。”朱鸿雁说。
但不少家长也认为,学校教育就应该是课程教育,一天学几个字、学几句英语、做几个题目,那才是学校的正经事。
这是种怎样的观念冲突和转变?“实质上是成绩成功论的渗透下,家长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学习轻习惯养成的一个影子。”长沙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周南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刘正华分析说,许多教育者意识到,教孩子方法比教孩子知识重要,这所学校的探索,实际是把平时分散于整个阶段性学习周期里的适应性教育,用近一周的集中时间,为孩子们全面适应学校生活打基础。
雨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学校的生源特点也有所不同,该校将入学教育做成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从孩子的心理,到环境的适应,到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学校因校制宜、因材施教进行的创新和探索。
记者调查
家长纠结的那些上学事孩子上学就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教育部在听取了家长、学校意见后,昨日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的“不留作业”修改为“减少作业”。其实,让家长们纠结的又何止“该不该留作业”一个?昨日,记者对十名家长的纠结事进行了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