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各地>百科探秘>正文

辰溪现大酉古藏书洞后洞 系秦皇坑儒时儒子藏书地

A-A+2013年3月7日07:22星辰在线-长沙晚报评论

专家在洞口右侧石壁上发现石碑刻文,“大酉洞天”几个字依稀可辨。 资料图片专家在洞口右侧石壁上发现石碑刻文,“大酉洞天”几个字依稀可辨。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朱敏 通讯员 米承实 赵斌斌 张军)“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之大酉洞后洞,经历300余年的尘封,近日在湖南省辰溪县大酉山余脉之唐家山脚大鲵养殖施工现场被世人发现。据悉,大酉洞后洞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儒子们藏书的地方,是全国道家36小洞天之第26小洞天。

  计划养大鲵挖出古藏书洞

  今年2月22日,辰溪县政府办干部黄明卫、向兆照和辰溪县地税局干部张腾蛟根据县志及古书记载,在潭湾镇唐家山一带寻找大酉洞,途经三甲塘村时,发现公路下面有人在一大山洞中施工,进去细看才发现是大酉洞后洞。

  石洞位于名叫洞门口的自然村,洞口高约5米,宽约8米。在洞口右侧石壁离地约两米处,有一长110公分、宽55公分的石碑,但字迹模糊不清,只有“大酉洞天”几个字依稀可辨。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地从明代开始烧制石灰,洞口先前被深达数十米的石灰渣掩埋。目前该洞被商人承包挖掘准备作为饲养大鲵的场所,自去年被人开发,才露出偌大洞门。

  明代官员留摩崖石刻佐证

  石洞内宽敞空旷,钟乳石林立,支洞纵横深邃,一股水量极足的清泉横穿其间。洞内水响如雷,外溪水潺潺。其景象与清道光版《辰溪县志》所载图画和描述的大酉洞“山下有洞、深广高二丈余”、“其旁如城,虚明平坦”、“石笋倒垂、泉若雷轰”等情形吻合。三甲塘村位于辰溪县城南5公里左右,村后的山为唐家山,与清道光版辰溪县志所载“后洞:城南十里,唐家山下”相符。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发现的洞就是尘封300多年的大酉洞后洞。

  专家对现场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对石刻进行了拓印。3月5日,摩崖石刻9行45个字全部辨明,其文为:“湖广衡州府州官赖守中偕辰溪溆浦太守吴春杨秀毓至于大酉洞天深处大明隆庆五年夏四月十六日之吉。”

  “文中的‘衡州’就是现在的衡阳市,府,相当于现今的地级市。隆庆为明第十三任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距今已有442年。”据辰溪县文史研究者刘本杰介绍,“洞口摩崖石刻是1571年明代赖守中、吴春等官员游览大酉洞留下的纪念,而洞内情景和地理位置与清道光版辰溪县志记载吻合,证明此次发现的山洞就是尘封300多年的大酉藏书洞后洞。”

  藏书圣地300年有山未见洞

  大酉洞是藏书圣地。古有“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成语,指大酉山、小酉山,“二酉藏书”分大酉藏书和小酉藏书,相传为秦皇坑儒时儒子的藏书地。大酉藏书在辰溪县城对面的大酉山之大酉洞,小酉藏书在沅陵小酉山之小酉洞。

  对此,北宋《太平御览》卷四九之《荆州记》记载:“大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郡县志》:“大酉山有洞,名大酉。”清乾隆三十年《辰州府志》和清道光《辰溪县志》也均有详细记载。自汉代后,大、小酉山及藏书洞成为天下圣地,成为读书人向往和追求的地方,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往拜谒,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大酉洞同时是道教圣地。历史上曾为高道修炼地,善卷、尹真人等曾在这里修道。在唐代,被道教定为全国36小洞天之第26小洞天,称“妙华洞”。信奉道教的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曾封禅大酉山,就是因为此山有著名的大酉洞。

  可就是这样一处文化和道教圣地,自清朝中叶以来仅存于文献和古书记载,有山而未见洞,世人千方百计在大酉山周边寻找未果。300年后终于面世,对深入挖掘大酉文化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辰溪县文物部门表示,将组织人员作进一步发掘,揭开古藏书洞的神秘面纱。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