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靠练“内功”借“外力”补齐开放型经济短板

A-A+2013年10月17日20:07华声在线-湖南日报评论

  开放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部署,毫不动摇地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坚持练好“内功”、借好“外力”,努力补齐开放型经济短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对外开放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经济国际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在“引进来”的同时大力“走出去”,取得了开放发展的新进展,地处内陆的湖南在开放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开放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开放发展作为湖南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一招,不断推动湖南走向全球、融入世界。面对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清醒认识到,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可喜进展,但仍然存在结构不优、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始终是全省经济“木桶”中的一块“短板”,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破除阻碍开放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牢固树立开放发展、开放崛起、开放强省的新理念。

  ——盘活科学发展一盘棋,必须抓好开放型经济这个“牛鼻子”。开放型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特殊作用,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湖南已越来越广泛深刻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大体系之中,已经不是愿不愿意开放、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样扩大开放、怎样深化开放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响亮提出,开放型经济是“牛鼻子”经济,抓住这个“牛鼻子”,就能积聚经济加油提速的“内动力”,就能踏上经济转型升级的“弹跳板”,就能培育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因此,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开放不停步”的意识,不断增强扩大开放的紧迫感、责任感,这样才能抓住发展“牛鼻子”,盘活全省“一盘棋”。

  ——形成科学发展新优势,必须重视补齐开放型经济这个“短板”。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是开放型经济的根本特征。当前湖南同全国一样,对外开放已从过去立足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适应性开放,进入到了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开放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只有补齐开放型经济“短板”,通过扩大开放促调整、促转型、促改革、促创新,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聚集项目和资源,形成湖南的“投资盆地”新优势;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吸纳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形成湖南的“技术高地”新优势;才能在更宽的视野中吸引国内外各类高新尖端人才,形成湖南的“人才洼地”新优势。因此,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补短板”意识,下决心打破常规,取长补短,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形成新优势。

  ——实现科学发展新进展,必须树立“优化发展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个理念。环境是推动发展的软实力。我省过去开放型经济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发展环境“不优”。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新起点上取得新进展,必须抓住优化环境这个突破口,以伤筋动骨的决心治理好发展环境中的各种“顽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形象树起来,使外商的信心强起来,使群众的口碑好起来;才能使资金进得来,使人才留得住,使项目上得快;才能使转型有活力,提质有动力,发展有潜力。因此,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优化发展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打好治理发展环境这一场硬仗,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下大功夫补齐开放型经济的“短板”

  近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2012年,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全国外贸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全省进出口总额逆势上扬,达到2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14.02亿美元,取得新突破。但总体看,我省开放型经济的总体水平与全国和中部地区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始终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为此,省委、省政府采取积极举措,以“背水一战”的决心补“短板”,使全省开放型经济取得了新进展。

  ——通过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补短板”。招商引资的质量效益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命脉”。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招商引资不能只停留在“签约单”上,不能只做数字游戏,而要讲求实效,重质量、重效益、重落地、重开工。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注重”:注重提高招商选资标准,防止“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坚决杜绝环境污染和精神污染的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注重创新招商方式方法,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开展定向招商、上门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实现单渠道向多渠道的转变;注重发挥品牌招商优势,打好湖南的“旅游牌”、“生态牌”、“文化牌”,引导企业开展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的招商。2012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2.8亿美元,增长17.4%,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28家,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0个。

  ——通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补短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开放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外贸领域抢得先机,赢得主动,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均衡发展、创新发展、优先发展与多元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在“优”、“高”、“强”、“大”四个字上下功夫:首先是调“优”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产品出口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急需设备,倒逼科技创新,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其次是提“高”服务贸易比重,提升服务外包发展层次,扩大境外工程承包、外派劳务等品牌的影响;再次是做“强”外贸企业主体,促进优势企业加强对外合作,鼓励收购境外优质资产,支持有比较优势的软件、技术服务、文化、中医药企业开展外贸服务,鼓励中联、远大、南车、湘电风能等企业在境外创办产业园;四是做“大”对外贸易市场,既“深耕”传统市场,又积极开拓中东、东欧、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额分别达219.4亿美元和63.7亿美元,是2007年的2.3倍和7.8倍。

  ——通过拓展开放合作空间“补短板”。开放合作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头戏,合作的空间越大、范围越广、层次越多,发展的机会就会越多,成效就会越好。针对近些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各种保护主义抬头、外部需求受到抑制等不利影响,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既立足于“内”,又着眼于“外”,积极拓展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对内,主要是创新机制体制,积极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省部合作、省际合作以及与央企和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中博会”、“沪洽周”等省际或区域性经贸活动,在更大范围与“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中部各省寻求更宽领域的合作。对外,主要是拓宽对外合作范围,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广交会、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法兰克福博览会等经贸活动,利用美国的达拉斯世贸中心以及新加坡、香港的会展等国际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实现借船出海。至2012年底,我省与37个部委、34家央企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央企对接合作项目248个。

  ——通过建好用活开放平台“补短板”。开放平台建设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立足长远、放眼未来的战略思维,不断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通过2012年开展的“开放平台建设年”等工作,进一步把三湘四水打造成了引凤筑巢的“高地”。实践中,主要是抓好三类平台建设:不断扩展功能性平台,长沙海关与湛江、南宁、满洲里、天津4个口岸海关签订合作协议,全省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的口岸海关已扩展至14个,长沙、永州、衡阳、郴州“无水港”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城陵矶至港澳、常德至上海的货运航线成功开通;强力推进会展平台,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升级扩容园区平台,浏阳、娄底经开区获批国家级经开区,衡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高新区5家,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

  ——通过培育做强开放主体“补短板”。企业是开放发展的“主角”,只有企业在开放合作的舞台上当好主角,开放发展这台“戏”才能更精彩。为此,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要以企业为中心,进一步培育做强各类企业主体。实践中,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通过优化商务服务“增”实力,即以点对点、面对面、小分队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想方设法降低企业营商成本,使其在开放合作中赢得更多主动;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活”筋骨,即积极引进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战略投资者,倒逼省内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做实湘军品牌“亮”风采,即大力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提升对外投资湘军品牌、境外工程湘军品牌和外派劳务湘军品牌,充分展示湖南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在这一系列工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湘企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投资设厂、收购品牌、开发资源、承揽工程,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华菱集团凭借骄人的海外业绩荣膺中国跨国企业100强。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