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11点12分,在芦淞区小伍子服装市场临建设路的门口,一名7岁的小男孩满脸涕泪,在大声哭喊着爸爸妈妈。接到路人报警后,警情很快转给了芦淞巡警。12点05分,指挥中心得到反馈,小孩家人已经找到。
原来当天上午9点半左右,男孩的父母张先生和赵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乐乐,到中心广场附近转悠。张先生说,当天是他和妻子结婚10周年纪念日,夫妻俩平时非常忙,正好趁着假期出来散心,“想浪漫一下,可老人不在身边,只能带着孩子。”
张先生回忆,乐乐本来走在中间,夫妻俩拉着孩子,可能是在车站路天桥上,孩子好玩挣脱了他们,“当时,我拉着我老婆的手,一直在说,我要给她买几件漂亮的衣服,补偿一下平时不能陪老婆的损失,说得我老婆好高兴,完全把儿子忘记了。”
两人只顾说笑,后来到了平和堂楼上,在里面大约转了两个小时,张先生花了1200多元,给老婆买了两套最新款的秋装,走到门口突然想起儿子去哪里了。
“我老婆急得直哭,还不停骂我,我就赶紧报警,还好在芦淞巡警大队找到了儿子,都是我们不好。”回忆当天的一幕,张先生仍心有余悸。他说,应该是孩子从天桥上下去后,顺着建设路就走到了小伍子服装市场。
两天半至少16人走失
马健介绍,从10月1日零点到昨天上午11点整,共接到16个人员走失的报警,其中10个是老人,6个是小孩,都是假期外出过程走丢的。老人中,平均年龄67岁,最大年龄80岁,“家人外出,疏于对老人的照顾,造成老人走失。”
假期外出如何预防孩子和老人走失?
马健介绍,根据近年来假期当中接到的小孩走丢的报警分析,孩子走丢的主要地方分三类:一是动物园之类的游玩场所;二是超市等人流较大的购物场所;三是大型展览馆等公众场合。这些地方最大的特点是人多,孩子很容易因为人流的阻隔而脱离父母视线。
因此,马警官提醒家长要注意几点:
1、教会孩子背家长电话或者家庭地址,寻求路人或打110求助;有陌生人主动声称家长同事或好友时,教会孩子怎样验证对方身份。
2、出门前要提醒孩子,一旦与大人走散了,必须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父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时,一定要牵住孩子的手。
3、迫不得已要短暂离开孩子,一定要告诉孩子自己去哪里,多久回来,叮嘱孩子别乱跑。在防止老人走失方面,家人应注意:制作一张身份卡,上面写清楚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放在老人的衣袋内或是戴在老人脖子上;也可将标有身份信息的布片缝在老人外套上;老人外出时,尽量由家人或保姆陪同;平时经常让老人背诵易记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不要前往人多或交通复杂的场所,与家人失散时应原地等待,不要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