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王亮 苏原平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沈阳9月11日电(特派记者 王亮 苏原平)第十二届全运会将于12日闭幕,当天将产生男子水球 、男子篮球、自行车和男子排球等4枚金牌。我省男子水球队将在最后一轮对阵东道主辽宁队,争夺全运会男子水球铜牌。
12日最受关注的比赛莫过于男篮成年组决赛。下午3时,辽宁队将与广东队争夺冠军。
我省男子水球队将在12日上午出战辽宁队。本次全运会水球比赛共有6支球队参加,采取5轮比赛单循环制,由积分决定比赛的前三名。在之前的4轮比赛中,我省水球队和辽宁队同为2胜2负,并列第3位,两队的对决将决定铜牌的归属。
益阳伢子谌利军期待世锦赛
特派记者 王亮 苏原平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沈阳9月11日电(特派记者 王亮 苏原平)由我省和解放军队联合培养的选手谌利军,夺得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后表示,“夺冠有运气成分,我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在8日晚的男子举重62公斤级比赛中,谌利军并不是最大热门,但他的发挥更加稳定,最终击败了张杰、丁建军以及我省选手余涛。虽然夺冠,谌利军还是十分谦虚,“大家发挥都很好,我只是更加幸运而已。”
全运会后,谌利军将参加10月份的世锦赛,“我在这个级别的成绩还是不太具有竞争力,特别是与朝鲜选手相比差距还比较大。我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完善技术细节,赶超朝鲜选手。”
蔡炎书教练介绍,谌利军若能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水平,就能在世界大赛上和顶尖选手掰掰手腕,接下来要有针对性地强化他的比赛能力。
谌利军是益阳人,由我省举重队和解放军队联合培养。他在2010年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是今年的全运会预选赛季军。
本报特派记者 苏原平 王亮
第十二届全运会,我省代表团在体操、赛艇、皮划艇3个项目上发挥出色,夺得8金2银2铜,实现了新的突破;但在传统重点项目羽毛球、跳水以及田径、游泳比赛中一金未得,陷入困境。
田径、游泳、羽毛球遭遇“滑铁卢”
本届全运会,我省羽毛球队名落孙山,与奖牌无缘。虽然有伦敦奥运冠军田卿和老将鲍春来、郑波参赛,我省只能勉强派出选手冲击女双和混双比赛,在单打和团体项目上毫无竞争力,男团在小组赛居然3战全墨。最终,仅有田卿/包宜鑫闯入半决赛,获得女双第4名。而这份成绩单,绝对不是一个羽毛球运动强省拿得出手的。
羽毛球是我省传统优势项目,曾经涌现出唐九红、龚智超、龚睿那、黄穗、鲍春来、郑波等名将。2005年全国十运会,省羽毛球队收获2金2银。随着龚智超、龚睿那、黄穗等名将相继退役,我省羽毛球出现人才断档。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我省依靠老将鲍春来、郑波,收获混双和男单两枚银牌。4年后,老将鲍春来、郑波再次披挂上阵,一无斩获。
本届全运会,我省田径队拥有3个夺金点,最终小将董斌、蒋艳飞分别在男子三级跳远和女子跳远项目上收获银牌,卫冕冠军刘春花在女子标枪项目上表现不佳,获得第5名。
田径是运动之母,我省曾培养张连标、邹四新、于文革、宋英兰、李文红等优秀田径选手。从1987年的全国六运会开始,我省连续4届全运会都夺得了金牌。遭遇了全国十运会的颗粒无收后,刘春花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夺金为我省田径队挽回颜面。但本届全运会上,我省田径队再次与金牌无缘。
上届全运会异军突起的我省游泳队,本届获得4银4铜,名将李玄旭、黄朝升均在各自项目决赛中卫冕失利。上届全运会夺得1枚银牌的我省跳水队,本届彻底“失声”,与奖牌无缘。
队伍青黄不接,缺乏拔尖人才
“我省羽毛球青黄不接,缺乏拔尖人才。”省体育局副局长熊倪无奈地表示。
本届全运会,我省羽毛球队共派出14名选手参赛。一直以来,我省在女子项目拥有很强的实力,但这次仅派出4名选手。10名男选手中,有3名“救火队员”鲍春来、郑波、柴彪,他们都是退役后重新复出的。
作为我国的奥运会精品项目,各省市在羽毛球项目上竞争相当激烈。目前,江苏队有100多名选手,广东3个梯队运动员超过200人,整体实力惊人。我省羽毛球队在编队员以前不超过50人,近两年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一直没有拔尖选手的出现。
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连标也认为,近年来我省田径人才匮乏、流失严重,省专业队缺少新鲜血液的补充。
我省田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上水平,但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高等院校对田径人才争夺的加剧,近些年,我省田径人才的流失十分严重,这是直接引起我省田径整体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广东、山东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我省田径队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在一些现实利益的影响下,许多基层教练和家长都愿意把好苗子送到外省去发展。近几年,我省田径每年外流的人才不在少数。另外,目前一些高校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不少好的田径苗子,基层学校考虑到升学率等因素,也不太愿意把优秀苗子往省田径队送。甚至一些好苗子进省田径队训练一段后也不辞而别,被外省专业队和重点高校挖走。
教练队伍不整,优秀教练缺乏
只有一流的教练员,才能发现和培养出一流的运动员。
湖南体操前些年之所以跌入低谷,就是教练队伍出现了“断层”,70%的优秀教练离开了我省。随着近几年教练队伍的重建,我省体操才逐渐走出低谷,在本届全运会实现重新崛起。
同样跌入低谷的跳水项目却一蹶不振,熊倪认为,“我省跳水项目的教练水平仍然比较弱,难以培养优秀人才。”他表示,在缺乏优秀教练的情况下,我省要改变训练思路,将工作重心从自己培养为主转移到以输送优秀苗子为主,就是扩大训练规模,选拔和培养更多的优秀苗子输送到国家队。
2003年,我省游泳队引进了优秀教练员冯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在上届全运会异军突起。但是,冯真担任省游泳队主教练后,全队到目前只有她一个教练。引进优秀教练员目的是通过人才的“鲶鱼效应”,带动和提升教练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我省游泳队必须加强管理,及时组建合理的教练梯队,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我省游泳才会健康稳步发展。
加强“体教结合”,积极引进人才
后备人才培养,是提升我省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关键。高校与田径专业队“争抢人才”,青少年业余训练人数逐年减少,各地体校招生艰难,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着挑战。
“对田径项目而言,关键是加强体教结合。”张连标表示,“通过体教结合方式招入省田径队的运动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大学生,也是省专业队员,能够享受到省专业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高校和省田径队的合作就是双赢。”
学校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我省必须加强体教结合。无论是田径,还是其他项目,我省应该拓展业余训练思路,将文化教育和业余训练有机结合,既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又丰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面,从而确保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苗子,为我省体育发展增强后劲。
除此之外,我省还要加大引进优秀教练的力度。因为引进人才,就是引进智力,引进先进理念。同时,要创造条件让优秀运动员走出国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接受外国优秀教练指导,提升竞技水平。(本报沈阳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