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昨天发布《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这是审计署对该领域实施跟踪审计的第一年。审计显示,去年一年多达57.9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被挪用。其间,审计部门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审计署表示,由于涉及项目、单位和人员等具体情况较为繁杂,已将问题和整改情况编表列示,可在审计署网站查询。
整改情况
40.63亿元被挪资金已追回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
截至2013年6月17日,有关单位已取消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5.27万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4431.15万元。收回或清理被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98万套。追回被挪用的资金40.63亿元。已补办19个项目1235亩用地批准等手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范529个。“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跟踪整改情况,适时公布整改结果。”
权威回应
“十二五”年年审计保障房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上述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住房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资金监管、待遇资格审核审批、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等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相关资金分配使用的跟踪控制、保障对象家庭收入住房信息的审查核实、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与保障待遇分配的衔接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一些单位和个人财经法纪意识不强,导致违反住房保障政策和规定的行为发生等。
“十二五”期间,审计署每年将继续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重点审查
3.42万保障房项目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2012年至2015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跟踪审计,此番审计是第一年。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近2万名审计人员,对全国2012年度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分配、后续管理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
此次审计共涉及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审查了3.42万个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延伸调查了2.64万个相关单位和企业,1.92万个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24.85万户家庭。
跟踪审计结果显示,贵州、湖南、甘肃等27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城市存在种种违规问题。
去年保障房
惠及2667万人
审计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768.83万套、基本建成590.20万套(含竣工453.59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2.99万户,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5.88%、118.04%(竣工为110.12%)、106.96%。通过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为953.74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安居保障,惠及2667.77万人。
2012年,全国共筹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4128.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861.65亿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当年支出3543.75亿元。2012年全国通过银行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企业债券等社会渠道筹集资金4667.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