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岳冠文) 酷暑难当,却是工程施工黄金期。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现场,三期工程正在火热施工,而坝前水位已经达到29.79米——丰盈的江水不但保证了湘江沿线用水,并使千吨级船舶畅行长株潭。
一座城依赖一条江,一座坝也改变一条江。
十年来,湘江长沙段最低水位曾逐年降低,每年直逼24.5米的取水警戒线。市民甚至可从湘江西岸沿着“露底”的河床,步行到橘子洲……
为此,长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从东江水库调水驰援,甚至在江中筑坝,以供水厂应急取水。
变化在2012年10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通航后显现——昨日上午8时,湘江长沙段水位达到29.37米,此时上游来水流量仅390立方米/秒。而在出现历史最低水位的2012年元旦,尽管当时上游来水流量有587立方米/秒,但仍以24.63米刷新了1910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
水位的抬升,不但保证了城市供水,也让其支流浏阳河、捞刀河、沩水、靳江河同样有了灌溉两岸农田的水源。同时,枢纽给湘江带来的“黄金水道”的效益日渐显现,自去年10月枢纽正式通航至今,累计过闸42461艘次。运力提高后,水路的优势更明显了。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潘胜强打比方说:“通过水路运输钢材,每吨可比其他运输方式节省40元。如果一年发送货物1000万吨,可为企业节省运费至少4亿元。”
旱情仍在持续,根据市防指下达的指令,昨日上午起,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31个泄水闸全部关闭,以保证水位在30.08米以上。“能够确保湘江沿线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潘胜强说。
同时,市防指要求相关部门对沿江排污重点企业实施关停限产,加密水质监测,保障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