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李妍蓉) 困扰逻辑语义学界百余年的难题被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贺川生成功破解了。近日,他在世界顶级哲学期刊《Synthese》发表的论文成功解释了第三人称代词如何回指前面的无定名词这一逻辑语义学难题。而这一难题,自1905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提出来后,就无人能解,一度被人看做逻辑语义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逻辑语义学的这一难题关注的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即“A man walks in the park. He whistles”例句中的代词He如何回指前面的无定名词短语(a man)。这一回指关系是最普通不过的语言现象,却无法用现有经典逻辑语义理论解释。1905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指出这一语言现象背后隐藏了“秘密”,但却无法揭开这个“秘密”,未能精确揭示人类大脑所具有的这种语言机制。而解释这一语言机制,是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道“必答题”。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方案,形成了E类代词理论等不同理论流派,但都不是很成功。贺川生通过研究,从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皮尔士的著作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技法,巧妙地解释了未受约束代词的语义阐释问题,弥补了罗素“摹状词”理论、E类代词理论缺失的一环,平息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理论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