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曾先生在空间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不要怕路途遥远,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足矣。为女儿成长的高兴,也为自己接下来的挑战打气!
相比妻子来说,曾先生的“心机”显然重了许多。为了帮女儿练胆,他带着女儿去陌生的农户家蹭饭,让她主动和主人家攀谈,虽然在茶余饭后他都会留下一笔饭钱。
“我希望让她搞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收获就必须付出,”曾先生说。
而他不知道的是,8岁半的女儿身体里,也迸发着巨大的力量。有时连老爸都忍不住想坐车的时候,她还能坚持着往前继续迈步。
“就是觉得还差一点点就到终点了,就更应该完成”,曾子琦说,路边意外碰到的老宅子,她比大人更快地发现房檐上的小燕子,并能自顾自的在天井里玩很久,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我对她的成绩从来没有苛刻的要求”,曾先生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女儿成为一个人格完善,可能没有那么优秀,但能对人包容,对待逆境淡定从容。这是他开启这段旅程的初衷,结果显然证明不虚此行。
采写:南都记者 文婷 摄影:南都记者 陈文才
专家看法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他尊重这种个性选择,对孩子有耐力锻炼的意义,会给孩子成长留下难忘的回忆。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每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适合孩子个体发展的,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