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将同一个网兜里的鲢鱼撕成碎片
下午,记者赶往衡东县。在邓贤云的红砖房后面,就是湘江的一处水口,陈福生和邓贤云在这处水面上拉开了一张长、宽均为80米的大网。那条奇怪的大鱼就是在这里网到的。
邓贤云拉动电闸,一条钢丝牵引绳将水面上的渔网拉起。他领着我们登上一条小木船,划到离岸不远处的一个网兜里,疑似中华鲟的怪鱼放生在里面。
将网兜拉起,“中华鲟”露出庐山真面目,鱼头如犁头一般,鱼头上可以看到两侧各有2个孔,下面还有4根须,鳃前一张大嘴巴。背部为灰绿相间,体侧为灰褐色,腹部为常见的鱼肚白。
陈福生往网兜里放几条鲢鱼试试“中华鲟”的习性,只见一条鲢鱼被撕碎,还有一条被咬得浑身是血。不过,在我们拨弄渔网过程中,它除了偶尔挥动它那有力的尾巴,大部分时候都显得较温顺。陈福生也说,有时候它比其他的鱼都要温顺。
专家鉴定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常德发现过一条中华鲟,跟这条有点像。”陈福生一再嘱托,一定要找到专家将这条鱼的身份鉴定出来。
随即,记者携带着“中华鲟”的照片找到了市渔政站站长王阳春。看到照片后,他当即表示这条怪鱼不是中华鲟,“极有可能是俄罗斯鲟”。
“1988年还是1989年的时候,一条中华鲟游到了常宁市松柏的湘江河面,有40多斤,1米多长。”王阳春说,葛洲坝水电站建起来后,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濒临灭绝,现在很难觅其踪影。
“中华鲟是洄游性鱼类,要过洞庭,沿着湘江下游洄游至衡阳。在湘江水利开发以前,中华鲟是有可能游到衡阳的。”但王阳春说,现在从长沙、株洲,再到衡阳境内,湘江上一座座水电站堵住了中华鲟洄游到衡阳的路,“中华鲟不可能还会在衡阳出现。”
他说,照片中的大鱼,正面和侧面的斑点不一致,背面呈青黑色,是俄罗斯鲟的显著特征,“而中华鲟体色更黄一些。”
王阳春还告诉记者,市面上有很多人将俄罗斯鲟冒充作中华鲟,高价出卖。“俄罗斯鲟也是饲养的,多年前我市的渔场就引进了这个品种。”
湖南农业大学水生生物学教授王晓清对记者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条鲟不是中华鲟,可能是俄罗斯鲟或者是其他杂交鲟。
王晓清从四个方面对自己的观点作出了解释:首先,从形态特征来看,这条鲟的背部只有11块骨板,而中华鲟一般是12或14块骨板;中华鲟的嘴是翘起的,而这条鲟没有。其次,从生活习性看,野生中华鲟是在海里长大,性成熟后才洄游到江河里产卵,而这条鲟只有7斤多,没达到性成熟后的中华鲟的体重。第三,大浦镇位于大源渡水电枢纽的上游,中华鲟几乎不可能游过大源渡航电枢纽。而且,湘江流域没有人工放养过中华鲟,不可能找到人工培育的中华鲟幼体。
中华鲟曾在常宁松柏出现过,这次发现的极有可能是俄罗斯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