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各地>正文

考古发现长沙先民7000年前已开始种稻

A-A+2013年8月24日08:48星辰在线-长沙晚报评论

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残片。周和平 翻拍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残片。周和平 翻拍

  本报讯(记者 周和平 实习生 熊其雨)千年铜官窑遗址已让长沙陶瓷文化享誉海内外,但你知道长沙年代最早的陶瓷出自哪里、是什么器型吗?昨日记者从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长沙国宝档案》一书获悉,长沙县南托出土的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已有7000年历史,被该书列为长沙陶瓷中的头号国宝。  遗址堆积物中掘出宝贝

  1985年年底,长沙文物工作者在长沙县暮云镇南托有了重大发现,湘江流域新石器典型代表——大塘遗址进入考古工作人员的视线。第二年2月的一天,春寒料峭,在大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一缕清风拂在文物工作者的脸上。

  当天,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一行人,在对遗址内近1.5米厚的堆积物进行发掘。此前,遗址里已出土打制石器斧、刀及磨制石器镰、磨棒等。他们弓着身子,握着手铲,在遗址的灰沟中小心翼翼地清理青灰色淤泥。突然,一名考古队员感觉手被坚硬物体刮了一下,于是他轻轻扒开周边的泥,露在淤泥外的,是一件双耳陶罐残件,仅剩口沿部分。队员们一眼就判断出了这件褐彩色陶罐具有独特的价值,虽然陶罐仅存残片,但仍然很珍贵。队员们欣喜不已。

  大塘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石器和陶器两大类。其中石器中绝大部分为磨制石器,有斧、刀、镰、磨棒等;陶器以夹砂红陶和灰陶为主,还有少量的黑陶和白陶,器型主要为釜和碗,也有罐、盆、甑。

  刻有太阳和农田等符号

  经过专家考证,长沙县大塘遗址是一个7000年前的聚落遗址,原始的宗教、彩陶、刻画符号及彩绘图案是其独特的文化标签。这也说明,7000年前,长沙的先民们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拓荒耕耘,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残片高9.2厘米。陶罐的口部至颈部装饰有褐彩绘格纹,形状类似舞蹈人物;系部彩绘有变形叶状纹饰;肩部以下绘有对称的高冠凤鸟,凤鸟以大叶脉纹相隔,鸟衔树枝,尾翼飘逸,线条极其流畅轻盈。

  专家们认为,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上刻画的“太阳”、“向着太阳口含禾苗的鸟”、“南方干栏式房屋”、“流水纹”、“农田纹”等象形符号,明显地表现了太阳与农作物的关系。这一组颇具系统性的刻画符号,可视为长沙先民农耕文化在艺术上的表现,说明当时已开始种植水稻。

  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省文史馆馆员、文史专家陈先枢说,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可以说是南方出土的最精美陶瓷之一,无愧为现有长沙陶瓷中的头号国宝。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