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银行与市民之间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第三者”——第三方支付、第三方理财机构。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甚至诙谐地称其为“金融小三”。他认为,金融业本身属于服务产品,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给客户提供更好更高的服务质量。第三方支付、第三方理财都是第三方,有点像“金融小三”。看似打的擦边球,但能够登堂入室,在于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
开场
“小三”云集星城夺高帅富
2012年,龙湖地产掌门人吴亚军和丈夫蔡奎的离婚事件,让不少人熟悉了信托。由于龙湖地产上市前吴亚军夫妻两人股权分属两个信托持有,离婚事件并未涉及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尽管此事并没有地产大亨王石恋上甄嬛女那么劲爆,却在财富管理行业炸开了锅。以至于长沙的文女士从此知道,信托并不只是一个收益略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渠道,而是可以延伸到遗产分配、财产增值及分割等范围,就像美剧《绝望主妇》中家长对子女财产处理的那样。告诉她这些的人,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大定财富的总经理邓晓军。
大定财富是长沙本土首家第三方理财机构,2012年成立。有着25年银行业从业经历的邓晓军将其定位为“专为中国高净值人士提供金融服务”,门槛是100万元可支配净资产。“为客户分析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配置所需投资产品,不直接经手客户资金,根据资产情况、投资偏好及财富目标,为客户筛选各类产品,做好资产配置的建议。”某种意义上,这是相对独立的财富管理咨询顾问,由于同样直面高净值人群,第三方理财机构被星城不少银行业人士看做是“在和银行争抢高端客户”。
这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云集长沙的缩影。也许是示范效应发挥了作用,长沙第三方理财市场这一年被开启。除大定财富外,十数家第三方理财机构先后涌现并开业——诺亚财富、君毅财富、普益财富、大唐财富、睿安和信、麓天财富等,他们纷纷效仿银行布点策略,选址于五一大道或芙蓉路商圈繁华地带。
第一场
填补居民财富管理空白
正因为将展业范畴均定位于“高净值客户”,第三方理财机构们在对外推广、品牌宣传等方面,或多或少有银行贵宾理财甚至私人银行营销的影子。“我们对银行并不构成大的冲击,影响可谓微乎其微,充其量是在财富管理领域为高净值人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邓晓军说,处在成立初期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稳健排第一位,他选择了有“刚性兑付”承诺的信托产品为主打推荐,以满足高净值人群对固定收益理财的需要。
当2012年A股熊冠全球,楼市调控持续,居民为博取相对高的收益,存款搬家成为常态。当CPI高企,寻求稳妥投资渠道下更高的收益,成为不少居民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在选择上,私人银行动辄几百上千万元的门槛并非寻常百姓所能企及,银行面向大众提供的5万元门槛的理财产品仅停留在产品销售层面,大路货居多,尚说不上财富管理。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的不断创新,许多投资理财产品的运作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投资者的理解,若需在产品发行方和投资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那么第三方理财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100万元的门槛,提供理财咨询,并不经手客户资金,推荐的中长期投资渠道多为信托产品,收益率相对高出银行代销的同类产品……在不少接触过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人看来,以大定财富为代表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提供的服务类似于银行,却又有些不同。
第二场
2012或为星城第三方理财元年
显然,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纷纷成立和展业,给原有的银行贵宾理财格局带来变化。但毕竟没有“国家队”背景,第三方理财机构如何令人们信服,是邓晓军们需要思考的。
2012年的北京金融展上,一位来自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人士在人群中不断派发名片,希望找到合适的客户,推荐几款年收益率在20%左右的理财产品。邓晓军对此很有共鸣:“看起来像销售对吧?其实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是新生的独立机构,老百姓还缺乏足够的信任,更何况发展初期鱼龙混杂,不排除有人以第三方理财为幌子而行民间借贷之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三方理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前期进入门槛低,缺乏信用背书很难与银行抗衡等,令其获得市场的认可仍有大段路要走。以大定财富为例,目前推荐的许多投资产品,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收益较为可观,属信托产品,有刚性对付承诺,但最早到期兑付的也需要等到2013年6月。
此外,2012年12月初,多家银行爆出销售的理财产品亏损事件,这令不少第三方理财机构“躺着中枪”。“真正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并不参与设计投资产品,他们帮助客户甄别各种投资渠道的投资产品,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综合推荐,提供的是咨询服务,但那些事件后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变得草木皆兵,闻有限合伙产品色变。”邓晓军说,这既折射出高净值人群对专业投资产品的误读,也反映出第三方理财机构有着宽广丰沃的发展土壤。
对大定财富等一干第三方理财机构而言,立足,展业,树立可信的形象,及投资者教育将是一项长期工作。“北上广深,接纳程度要高一些,但长沙也很有市场,不然怎么会冒出来这么多同业机构?成立之初,少不了要做一些知识普及工作。我们需要理解,更需要知识普及。”
另类理财话你知
2012年,理财界出了不少潮人潮事。许多以前鲜为人知的投资品种被投资者挖掘出来,而一些新潮的营销手段也纷纷被验证有着广泛市场。如果说,传统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是主菜的话,那么一些另类理财产品及渠道,则是别有新意的配菜。
★国债逆回购
近年来,“国债回购”正成为个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日前,已有多家大型券商的部分营业部向10万元资金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正向、逆向回购交易。个人参与国债回购的方式与股市的融资融券业务异曲同工。国债逆回购尤其受“打新族”的热捧。从历史收益率的情况来看,每逢月末、季末,国债逆回购的收益率往往高位运行,即使比起银行的“高息揽储”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理财产品搬上淘宝聚划算
在淘宝聚划算能买到团购的理财产品,不仅有聚划算其他商品的低门槛,还有相对可观的收益。随着2012年“双十一”电商大战的开打,一些理财产品也登上了聚划算的活动页面。例如国华人寿的三款万能险产品就在聚划算开放团购的三天内被哄抢。但金融产品不像衣服鞋子,买了不合意还能退货换货。新鲜事太多,风险得控制好,承受不了可能的亏损还是看看再说。
★个人网银可以买原油
继在个人网银页面推出账户黄金、账户白银、账户钯金等个人交易品种后,2012年末工行又提出将推出账户原油。据介绍,与国内银行推出的纸黄金、纸白银等产品类似,账户原油也是一种个人凭证式原油,以美元计价。投资者可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原油,投资者通过把握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操作,赚取原油价格的波动差价。这项新潮的投资有望在2013年正式开放。
别过度透支信任
这一年,对银行业来说有些腹背受敌:两次降息和央行允许一定幅度的自主定价,令银行存贷利差收窄;服务收费项目整顿和暴利论等令银行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电商、第三方支付的雄起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涌现,削弱了网购族群对银行支付体系的依赖,分流着储蓄资金,传说中的金融脱媒是如此逼近……
这一年,对普通人而言,是判断日趋独立并有些“毁三观”的一年: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有可能是前员工“飞单”;在中西餐厅刷卡消费,卡号密码有可能被盗而自己蒙在鼓里;同样一款投资理财产品,在银行买的收益率可能比在别处购买低出一截……
2012年底理财市场接连爆出的亏损门事件折射出信任透支已成为行业通病。就事论事,自然是客户承受不了潜在的亏损风险,冲着可观收益买了各种产品。亏损与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A股熊冠全球、各类挂钩产品难以独善其身有关。但事件背后,是投资者风险教育的缺失。
投资股票、期货亏了自认倒霉,但在银行买的产品亏损,却很难从储户角色转弯到投资者。事实上,从签下购买合同起,购买者便从市民、储户的角色变成了投资者。缘何产品赚钱没人感谢银行,亏损却找上门大闹?凸显的是银行透支大众信任兜售产品,风险教育不足的行业现状。毕竟,口头告知和一张风险测评书,还不足以动摇几十年来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就像公共泳池,一块“深水区危险”的提示牌并不够,还必须配备救生员应付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