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足步:毛泽东初识陈润霖
一些回忆录,甚至史志,说毛泽东是以第一名考进四师的,可他自己没有提过此事。但他的文章引起了校长陈润霖(字夙荒)的关注,却有贺果的回忆录作证:
贺果在报到当天,就和毛泽东认识了,因为两人被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而且做了“铺邻”。
两人正在互相了解之际,一位中年人走进了宿舍,笑着对毛泽东和贺果说道:“毛泽东同学,贺果同学,你们俩谈得好热闹呀!”贺果吃惊不已,问道:“请问这位先生,您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呀?”中年人笑着答道:“你们报考四师不是交了照片么?”一位比毛泽东、贺果先报到的同学指着中年人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四师的校长陈润霖先生!”毛泽东和贺果立刻站起身来,向陈先生深深一鞠躬。
毛泽东说:“陈先生,我们在社会上就听说您啦……今天能见到您,我们真高兴!”
“往后,”陈润霖拍了拍毛泽东的肩儿,“我们就在一块学习啦!你们两位入学的语文试卷我都看了。毛泽东同学,你写得一手好文章啊!”
毛泽东谦和地一笑:说:“什么好文章啊?那是初出茅庐的涂鸦。”
这是毛泽东初识陈润霖。以后,师生俩关系密切,毛泽东早期人生之路、革命之路都伴有陈润霖的影子。
1956年,一师举行纪念陈润霖逝世10周年座谈会,毛泽东为之题词:“纪念陈校长夙荒先生——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受业毛泽东。”此为后话。
4足步:在“袁大胡子”门下
在四师,毛泽东结识了一批同学和老师。老师以袁吉六为代表,还有后来关系密切的黎锦熙。
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戴瓜皮帽、一脸络腮胡的袁吉六。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博学多才、冷脸热心,却“脾气很大,性格固执”,还讲究师道尊严。他给喜作“康梁体”的毛泽东作文打了低分,因而师生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这个“袁大胡子”颇有来历:他和湖南名流胡元倓、谭延闿、陈润霖在1897年同时中举,有同年之好。袁吉六中举后不复“上进”,四处游历,几次在旅途中弄得弹尽粮绝。1913年初,陈润霖不忍见这位年已45岁的同年四处漂泊,一纸聘书把他“拴”在长沙,做了四师的国文教员。
毛泽东在“袁门”学国文,师生之间真的发生过一场“战争”,但不是《恰》剧演的那样。那次,袁发现毛泽东在作文上写了“X年X月X日第一次作文”的字样,很不高兴地“下令”:“我没要你这样写,重抄!”师生互不相让,最后还是校长摆平此事。其实,袁吉六很看重毛泽东,特别赞赏他入学考试的作文,说毛“堪称奇才”,后来更是评价他:将来从文是一代文坛泰斗,从政是一代安邦兴国的社稷英才。在一师时,校长张干要开除毛泽东等17名学生,袁吉六一气之下,疾书辞呈,中有如此句子:“毛泽东等皆杰出人才,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如若开除,天理不容。”
但袁确实不喜欢,甚至可以说不允许毛泽东在作文上效法康梁。对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揶揄我的文章,并斥为新闻记者式的作品。他看不起我的模范梁启超,以为他只是半通。我只得改变我的风格,攻读韩愈的文章,和熟记经史中的典故。所以,谢谢‘袁大胡子’,必要时我现在还可以做一篇清通的古文。”袁对毛施教,可谓呕心沥血,甚至常开“小灶”。
后来,四师并入一师,袁吉六也去了一师,仍然做毛泽东的国文教员。如此,毛泽东在他门下就学5年半。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为这位去世多年的老师题写了墓碑。据现在掌握的史料,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人题写墓碑,也是自古至今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他人、为老师“破例”题写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