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源头又是衡阳?
生态大事件,都有哪些应急机制?
查明原因到底要多久?
会不会又成悬案?……
株洲网讯(株洲晚报 记者 旷昆红) 前天的湘江死鱼事件引发诸多疑问。加上2010年的大规模死鱼事件,三年时间内湘江两次遭受生态之劫。事件之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生态大事件,没有应急机制?种种疑问,仍有待解开。
1此次死亡的鱼中,怎有那么多大鱼?
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每年都感慨湘江里面的鱼越来越少了。但这次死鱼事件中,大量死鱼漂在长达百公里江面上,不少都是大鱼,渔民夏国文还捕捞了一条12斤的鲢鱼,这在他的捕鱼生涯中还从未见过。
市畜牧兽医水产局高级水产师陈向阳介绍说,30多斤的河鱼至少得生长10年;12斤的鲢鱼也要生长3年。衡阳市畜牧水产局渔政站王站长说,这些鱼多半是湘江地下甚至是泥巴里钻到水面的鱼。因为没有氧气了,鱼自然就要到水面来呼吸。一般的捕鱼,渔网很少能深入到江底,个头大的鱼自然成了“漏网之鱼”。有人感叹,这次事件中,湘江的鱼几乎被一网打尽,可谓灾难。
2渔药到底如何管理?
2010年湘江大面积死鱼后,当时的检测结果表明,是事发区域水中溶解氧偏低,有证据显示是有人向湘江水域投放化学药物“鱼藤精”所致。有市民提出疑问,有关部门到底如何管理渔药的?
昨日,衡阳市畜牧水产局渔政站王站长在电话中说,目前衡阳的渔药管理按照国家2004年颁布的《兽药管理条例》。在这个条例中,对售药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指出,售渔药的单位必须到渔政部门备案,渔民买药也要到专门的兽药店购买。渔民买回兽药后,每次用药也要有详细的记录。
王站长说,鱼藤精不是兽药,而是农业上用来防止棉花、果树等病虫害的药。使用这种农业药来毒鱼,畜牧水产局不可能检查得出来。
前日,记者就此问题也采访了市畜牧水产局渔政站叶站长。叶站长说,株洲渔政部门也是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管理,譬如氯霉素、孔雀石绿这些药物是绝对不能销售的。因为这些药物残留在鱼身体里,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
虽然《兽药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买兽药要登记,但兽药使用过程中开多大剂量,也是根据鱼的病情来的,“有些剂量大点可能就会造成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