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观点
教育本身是最大原因
梁好
“高考状元”之所以被热炒,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教育理念的偏差,有教育政绩观的偏颇,有商家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媒体的错误引导。但教育本身是最大原因。
“高考状元”的过度热炒就是应试教育最生动、最具体、最直接的真实反映。高考作为评价学生以及选拔人才的唯一手段,其实仍然是对学生单一性知识能力的考察,反映的仅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分数。
然而,高分数并不一定等同于高能力,高考中成绩的突出也只能说明学生的应试能力之高超,却反映不了学生全面的、综合的素质水平。对于社会、学校、家长来说,这一点却并没有达成共识,“分数至上”素质评价观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样的现实氛围中,热炒“高考状元”也就不足为怪了。
热炒“高考状元”也是教育政绩观偏颇的反映。由于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缺失,对于学校办学成绩的认定也很模糊与随意。于是,便出现了极度功利化与浮浅化的教育政绩观,即名校一定要有较高的升学率,要有一批能够考得高分的学生,而“高考状元”更是学校优质教育最好的证明。可见“高考状元”不仅是学生个体优秀的见证,更是学校优质教育的反映。正因此,学校才不惜一切代价,对“高考状元”大肆宣扬。
对于“高考状元”的炒作,媒体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部分媒体为了报纸的发行量,刻意放大“高考状元”的关注度,大篇幅、全方位地对“高考状元”进行报道,其中不乏娱乐性的成份。“高考状元”亦被媒体娱乐化的错误引导炒得一发不可收拾。
价值选择是一个文化考量
岳健
“高考状元”被过度关注,确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准人才的褒赏,但更多体现的是把学习最终价值曲解后的盲目,是把成绩高低等同于全面素质好坏后的误从,是把学生人生成长方式单一化后的偏执。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民众心态中对“好成绩就能获得好生活,好生活就是人生幸福”模式的顽固认定,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对于“成绩”的狂热追求,各种传媒对于大众欲求的妥协。
应该承认,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共同催生了对于状元的痴迷,但正如状元出现之时一样,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具体的背景作为支撑的。
在人类历史不断推演、社会宏观环境不断变化、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去选择和判断什么样的生活对学生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怎样的教育才是最有利于学生终生幸福的;未来的发展究竟最需要具备哪种特质的人才。
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这种判断与选择是考验和衡量一个民族文化自我完善性的标志,也是评价掌握国家公权、承担民族责任的政府的战略视野和执政能力的标志,还是对社会精英群体对于重大国计民生问题的自觉责任意识和实际影响力的考问。当然,也是对于每一位教育者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体现的综合素养和人生智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