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聚焦桑植一农村小孩爬悬崖“天梯”上学>正文

搬迁之困:在异乡拿什么养活家人

A-A+2013年4月19日21:17人民网评论

  搬迁之困:在异乡拿什么养活家人?

  修公路,对张家湾村的村民而言,不是一年两年的愿望,而是几代人的夙愿。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始终没有盼来一条通往村里的公路。出行不便、子女上学不便、看病不便,甚至连找老婆也成为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既然如此,为何在地方政府提出村民整体异地搬迁的建议下,村民们不愿外迁?

  部分老人因乡土观念厚重总认为“应该终老于故土”。苦竹坪乡党委书记熊东见介绍,该村总共有百余户人家,共398人,但常住人口不过百余人。目前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年轻一点的“还是向往山外的精彩”。

  杨相环说:“外面的机会多,总有一丝希望。”如果不是父母在家,出去的年轻人几乎不太想回来,杨相环看了看自家的老木屋说:“困在山里,永远只能过一成不变的生活。”

  村民不愿外迁原因,大部分出于经济考虑。漫山遍野的粽叶、山里野生的药材、放养的黄牛,按指标分配砍伐的木材,都是村民的经济来源。“光卖粽叶,一户人家每年可以卖上一万多块。”杨相环的父亲杨义安说,“要是有路,每年赚的钱能更多一些。”

  除了交通不便,在村民眼里,山里一切都很好。七十岁的刘家阿婆说,“在山里生活基本不用花钱,我这把年纪,打粽叶还能赚点钱,很知足”。她并非不知山外方便,也愿意搬出去,只是在山里,不愁吃喝,“搬出去了,什么都没有”。

  当地村民说,政府工作人员有上门来做思想工作,也组织了20名村民代表去该县成功实施异地搬迁的安置点实地参观。但搬到哪里、搬出去住房怎么解决、靠什么生活,村民们并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

  对于“搬迁后”问题,熊东见与桑植县常务副县长金则胤给出了类似的答案。熊东见表示,希望争取发改委政策补贴、民政部门的扶贫建房、安居工程、农房改造补助等并进行综合使用,尽量帮助搬迁户解决更多困难。金则胤则表示,如果村民同意搬迁,地方政府会努力研究适合的方案,要搬得出、稳得住,政府目前也正在着手研究方案努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

  “出去了,要是没有田地,不能养牛养羊,也没有粽叶卖了,我们一家人就没法生活了。”搬迁令余佑全十分迷茫。对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本钱,缺乏从商经验的村民而言,“拿什么养活家人”的顾虑太过现实。面对顾虑重重的搬迁,村民们只好继续寄希望于“修一条公路”。

  修路之困:千万资金为村民修路?

  张家湾村地广人稀,占地1.9万余亩,仅有398人,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地貌。作为苦竹坪乡的“一把手”,熊东见去年到该乡工作,就了解到张家湾村的行路难问题。

  熊东见表示,并非没有考虑过为村民修路,让“天梯”退役。但拉通全村的公路,在30公里以上,费用至少在1000万以上。线路太长,张家湾村人口稀少,工程难以立项,仅凭乡镇财力甚至是县级财力都无力支撑;再者因为该村所在地地质条件恶劣,沟壑纵横,修公路势必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破坏。

  金则胤也坦言,目前交通困难的地方在桑植县不止张家湾一地。作为一个县级财政刚过4亿的贫困县区,交通欠账问题还比较突出,要解决县里的行路难,财力难以支撑。他说:“张家湾村常住居民仅一百多人,花1000万修一条公路,还要对生态造成破坏,不合算。”

  在余启运爬“天梯”上学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张家湾村的行路难问题再次得到重视。桑植县政府已决定安排20万元资金对“天梯”路段进行改造,先修建一条人行便道,解决村民出行难题,该村其他组的出行问题也将统筹安排陆续解决。金则胤表示,修便道只是“权宜之计”,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群众自愿移民。

  目前,“天梯”处的便道已开始勘察设计,将于4月底动工,估计在8月底竣工。届时,“天梯”可光荣“退役”。(完)

[上一页] [1] [2]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