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湖南家谱“解密”:60%的人口是从江西迁徙而来

A-A+2013年7月12日09:11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评论

  本报7月11日讯  你知道湖南有多少姓氏,你的姓氏家族从何处迁徙而来?你知道为何湖南人叫江西人为“老表”?

  7月初至8月26日,湖南图书馆将举办家谱展,古籍版本专家、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寻霖7月14日下午3点将在湖南图书馆举行讲座,为你解密“家谱”。 7月10日,记者提前采访了寻霖。

  湖南家谱又多又好

  “家谱与正史、地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寻霖说,“湖南的家谱又多又好,这与湘军有着密切关系。”大部分的湖南家谱内容非常完备,体制严谨,只要看序,就能一目了然。这是因为清朝末年,大量湘军携带大量的钱财退伍回乡,积极投入地方公益事业,最主要的就是建祠堂、修家谱。

  湖南图书馆已收藏湖南家谱5000多部,涉及300多个姓氏,共6万余册。通过对这些家谱的研究,发现湖南60%的人口是从江西迁徙而来。

  其中尤以湖南名人家谱入藏较为完备。据毛泽钧主修的《中湘韶山毛氏四修族谱》记载,毛泽东属震公竹溪房二十派孙。族谱上可以看到毛泽东的三位夫人,分别是罗氏、杨氏、贺氏。为什么族谱上没有江青的姓氏?据了解,毛家修族谱时是1941年,当时族人并不知道毛泽东和江青在一起。

  从废纸堆里抢救出家谱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湖南图书馆就派馆员常驻长沙水陆洲天伦造纸厂,从废纸堆中抢救出大量古籍善本及家谱资料。上世纪90年代, 一些经过土改和文革历次运动幸存下来的家谱开始出现在文物市场的地摊上,湖南图书馆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拨专款对家谱进行抢救性保护。

  ■记者 吴岱霞

  实习生 黄桢敏 通讯员 龙子华

  专家

  民间修谱热终会消失

  寻霖称, 新中国建立之初,随着旧的宗族制度被打破,作为宗族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的族谱也随之被抛弃。改革开放以后,民间修谱进入全面恢复及创新时期,但此时家谱只限于敬祖、联谊等作用。在寻霖看来,家谱生存的社会土壤已不复存在,最终会消失。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