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万分的遗憾,杨开慧的手稿都是在毛泽东逝世后被陆续发现的,毛泽东生前都没有看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一位在长沙默默研究杨开慧20年的文化学者顾庆丰,在杨开慧故乡长沙县讲述《毛泽东永远的“骄杨”》时,台下不少观众擦拭眼泪。
为什么是杨开慧,而不是陶斯咏?
顾庆丰系长沙市委宣传部原文艺处处长,因工作原因,从1991年中央电视台拍摄《杨开慧》,到近年《恰同学少年》、《毛泽东遗物的故事》等,凡与杨开慧相关的电视剧、纪实片的拍摄都可以看到顾的身影。他也利用种种机会,边工作,边记录,并对杨开慧的生平展开全新视野的研究。
他认为,当年毛泽东之所以选择杨开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开慧与毛泽东志同道合,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顾庆丰称,毛杨之恋,并不是电视剧《中国1921》中所写的“女追男”,根据杨开慧的手稿等证据,可以确定毛杨之恋是“男追女”,即毛泽东追求杨开慧。
不过,毛泽东与杨开慧互相之间的爱,曾有过因性格而带来的小波折。
杨开慧在手稿中写道:“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脾气,那时我惟恐他看见我的心(爱他的心)。”“他因此怀了鬼胎,以为我是不爱他。但他的骄傲脾气使他瞒着我一点都没有表现……”
1920年9月25日,(毛泽东)邀一师附小文书张文亮和陶毅、杨开慧等到文化书社会见。下午,同游岳麓山。(《毛泽东年谱》)这条记载,也许是不是说明毛泽东怀有的“心思”,还有待考证。不过,陶毅,就是陶斯咏,一个一直以来被认为与毛泽东互相有意思的女子。
其实,就算有陶斯咏出现,有骄傲脾气的杨开慧也绝对不会主动。
杨开慧确实爱毛泽东,她在手稿中承认:“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
内心倔强的杨开慧当时对爱的认识是:“因为我不要人家的被动爱,我虽然爱他,我决不表示,我认定爱的权柄是操在自然的手里,我决不妄去希求。我也知道都像我这样,爱不都会埋没尽了么?然而我的性格,非如此不行,我早已决定独身一世的。” 其实,优秀如杨开慧当时肯定是有男士主动追求的,比如一位“三和君”。
其实,毛泽东也曾抱过独身主义的想法。1936年毛泽东面对斯诺的采访时谈及:年轻时“没有时间谈情说爱,认为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许去谈论女人或私人问题。”毛泽东回忆说,“我对女人不感兴趣”。
顾庆丰认为毛泽东的话是可信的,当时毛泽东把恋爱和结婚看作是革命的拖累,他曾和他的好友都宣称不恋爱、不结婚,尤其是他和蔡和森、蔡畅兄妹三人还结盟誓约:为了革命,永不结婚。
可是在他们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当蔡和森遇到志同道合的向警予,当蔡畅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李富春,他们兄妹首先违约,相继组成革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