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群雄 周小华 舒薇 实习生 刘俊)“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组织只有正常的流动,才会有健康的肌体。望城区大胆探索,积极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从去年初至今年6月下旬,全区共评议出126名不合格党员,其中限期整改80人,劝退除名等46人。
创新机制“切尾巴”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民主评议党员是从严治党,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措施。”望城区委书记谭小平介绍,望城着力构建“明确标准、组织处置、申诉复查、党内帮教、工作推进”五大机制,以机制创新“切尾巴”。
早在去年初,望城区在乌山镇徐家桥社区党支部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试点,探索出了以“三会四评”(支部大会制定评议标准,党小组会议开展评议,支委扩大会议表决评议结果;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支部评定)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法,并在全区推行。
评议标准增加“硬杠杠”
望城区委组织部出台《村(社区)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十九条》,作为指导开始评议活动依据。各村(社区)支部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开展党员标准大讨论,增加了农村反映突出的“责任田抛荒”、“家庭环境卫生不清洁”、“不孝敬父母”等“硬杠杠”。
记者采访了解到,茶亭镇在乡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准备在村民集中点修建垃圾池,村上起初选址在党员周某家前面,遭到周的拒绝,后村上无奈将垃圾池修建到附近,周某仍然不配合工作,不把垃圾扔到垃圾池。在今年4月的民主评议中,党小组一致将其评为不合格党员。
尽管被评为不合格,但周某心服口服,因为评议当中,许多党员和群众面对面地指出了周某的不对,真正做到了不走过场、“动真格”。望城区采取“述”、“评”、“测”相结合的方式,每名党员对照标准在测评会上述职“自评”,然后党员“互评”,群众代表、街道(乡镇)和支部负责人进行“点评”。述评结束,全体参评人员进入秘密划票间,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无记名划票、投票。
整改帮扶“治病救人”
为保障党员权利,党员对评议结果有异议的,可直接向所属本级或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诉,并由上级党组织作出最终裁定。对最终评为不合格的党员,望城区实行分类整改帮扶。由支部书记对不合格党员诫勉谈话,指派1名支部委员和1名党小组长结对,限期6个月整改到位。对有硬伤、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劝退除名;对受过两次限期整改处置的,给予除名。
周某被评为不合格党员后,经过支委和村上老党员的帮教,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全体党员写出保证书张贴在村部醒目地方,坚持搞好房前屋后卫生,垃圾及时入池,并积极参与村组组织的义务清扫、整修道路等活动。 望城区毫不手软“切尾巴”的做法,有效激活了“党员细胞”,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