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老人淡定了许多
昨天上午10点多,高增的儿子和女儿开车从家出发赶到了养老院,已经久等了6个小时的老人,脸上露出了微笑。
解放战争开始后,高增在山西太原双塔寺投诚。成为解放军的他,烧掉了自己在国民党军队服役时的抗战军装照,但新中国成立后,这段经历还是让他和家人吃了苦头。解放后,高增带着伤病回到北京,暂住在一个老农的窝棚里。当时没有人为他安排工作,他当起了农民,而后成为木匠。“文革”期间,因他曾经在国民党部队服役过,被冠以“国民党特务”,他和家人备受歧视,他的子女一直生活在“特务子女”的阴影中。
2005年,当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肯定了国民党部队在主战场的作用时,老人嚎啕大哭。那时的高增已经81岁了。
今年7月3日,一条消息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让北京的20余名原国民党军抗战老兵在夕阳中感受到一阵迟来的温暖。民政部对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8260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让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孤寡对象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在举办纪念抗战胜利等重大活动以及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时,建议当地党委、政府邀请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参加,并予以慰问。
高增是从一个前来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那里得知民政部的文件的。他说他开心,但并不算狂喜,开心的是多少年的等待终于实现了,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老人说他也淡定了许多。
“咱们终于被记起来了!高兴还哭?”
纪念活动现场,老人被几位志愿者抬着轮椅抬了进去。活动现场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反映抗日战争的国画。老人坐在轮椅上,被推着往前走,没看几眼,泪水就滑出了眼眶。“老头子就是特别容易动感情,他是真在一线打过仗的,看到这些肯定有感慨。”老人的女儿高爱华一边给老人递毛巾一边说。老人滑出的泪水滴到了自己的格子衬衫上。在现场很多人和镜头前,老人想克制一点,他努力拿毛巾擦拭着泪水,又咬咬牙,试图不让泪水再掉下来。
老人见到了另外几位抗战老兵。94岁的尤广才坐在沙发上,看到高增被轮椅推着进来,主动问他:“你是哪个部队的?在哪儿打仗的?”尤广才参加过中国远征军,到过印度,1944年参加过密支那会战。“我也参加过远征军,去过东南亚好几个国家打仗。”91岁的田庆平也加入了谈话,都曾经是国民革命军序列里的士兵,共同的身份让老人们瞬间亲切了许多。高增表达能力没有几位老兵强,只是听,然后费力地比划着自己参战的故事。老人们越讨论越热烈。
尤广才老人越说越激动,突然说:“今天我太高兴了,很开心,被邀请来参加这样的活动。”说完泪水就流了下来。旁边的工作人员劝说:“高兴还哭?这不挺好的事儿吗,咱这终于被记起来了。”老人一边点头称道,但是泪水却止不住地往下掉,拿起另一位老兵递过来的毛巾擦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