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美丽――寻找最可爱乡村教师】
一句话,一辈子
――记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上垅村小学校长黄长久
本报记者 何国庆 通讯员 段文章 黄双波
7月2日,黄长久老师给即将放暑假的学生布置作业,并细心地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本报记者 刘尚文 摄
翻越崇山峻岭,穿行沟谷溪流。7月2日下午,经过长时间的颠簸,在郴州市北湖区海拔1200多米的五岭山脉深处,石盖塘镇上垅村小学进入记者视线。
此时,学校正在举行表彰大会。校长黄长久颁完奖,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交代暑假安全注意事项。
上垅村小确实很小。一年级学生2人、二年级6人,加上学前班全校只有16名学生。教师除了黄长久,就是他的妻子肖铁龙。
1976年,在乡农科站当技术员的黄长久被老支书叫了去。老支书话很直接:“村里缺老师,你文化程度高,出息了,能眼睁睁看着娃们走没有文化的老路吗?”
高中毕业后,黄长久已在农科站干了3年,工作卖劲,每月14.5元的工资让人羡慕。农技站的领导也特别赏识他,正准备派他去海南,加入袁隆平的水稻育种团队。
老支书的话让黄长久陷入沉思。脑壳“转”了一晚,第二天,他作出了让所有人都感意外的决定:选择当一名月工资只有5元的民办教师。
“5块钱哪够啊?饭都吃不饱,只好带着学生种红薯,饿得连红薯皮都吃了。”因忍受不了贫穷,黄长久当教师不久,结发妻子便离他而去。
在小学免收学费前,黄长久的学生一半以上交不起学费,都得他垫付。最多的一年,黄长久就垫付了2000多元,这相当于当时他几年的工资。无奈之下,他到处借钱。债主催得急,他就到信用社贷款。时间长了,本息相加欠账翻倍,直到他转为公办教师后才还清。
黄长久两口子以校为家,学校也是孩子们温暖的家。他们自己种菜,养鸡鸭,在学校寄餐的孩子们伙食有荤有素,安排得妥妥帖帖。碰上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天气,他们还准备了一二十个小床,安排孩子们住下来。妻子则长期在孩子们旁边支起铺盖陪着,睡个安稳觉都难。
“乡村教师就得是多面手。”除了上课,黄长久还“偷师学艺”,把理发员、卫生员、保育员等角色“扮演”得像模像样。
村小学生身上,黄长久倾心投入,自己儿女他却无暇顾及,更谈不上让儿女享受他学生一样的待遇。女儿读中学时,黄长久总是缺席家长会。女儿一生气,冷冰冰叫了他3年“黄校长”。
肖铁龙也向记者曝“老久”的光。一次,她给黄长久开玩笑:“老久啊,人家都穿金戴银,什么时候也给我买条项链啊?”没想到,黄长久满口答应:“等后山的红薯藤长好后,我给你做一条‘翡翠’的。”
守着大山里的这群孩子,两口子练成了“幽默功夫”。妻子承认,“老久”哄老婆有“绝招”,就是隔三差五地写首诗送给她,虽然“大作”写在小纸片上,有点寒酸,但“精神贿赂”效果不错。
“你又出我的洋相,出我的丑。”黄长久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他聊起妻子,言语中总是充满歉疚。
1998年,当了10多年代课教师的肖铁龙被统一“清退”。当时,她瞒着丈夫去了一趟深圳。服装公司老板看中了她的裁缝手艺,开出每月3000多元工资请她。这比黄长久干一年的还多。没想到,黄长久就是不准,硬是把她留在了学校。
肖铁龙是个好帮手,上课轻车熟路,照顾孩子生活更是无微不至。但她不“在编”,13年来,一直“义务劳动”。2011年下半年开始,她才有了每月1000元的代课教师工资。
“高塘的席子,上垅的顶子”。黄长久很自豪。不足千人的上垅村出了3名博士后、4名硕士生,300多人考上大中专学校。他告诉记者,这块宝地自古人才辈出,没有在他手里断了文化的血脉,他特别知足。
“乡村教育是乡村的一片蓝天,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擎天柱。”黄长久很形象地说出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37年如烛光闪耀乡村,曾经风华正茂的小伙,已是华发满头。明年1月,黄长久就要退休了,但他最放不下的还是他的学校,还是大山里的孩子。
“要是找不到老师,我愿意明年接着干。”黄长久这句话,长久萦绕在记者耳边。
【记者感言】
主动放弃大好前程,需要勇气;毅然选择清贫生活,更需要境界。当年,因为老支书的一句话,黄长久改变了人生的走向。在大山深处,这一走就是37年。
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乡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教师生活条件差,待遇低。外面的不愿去,本地的又留不住。教师缺乏,已成为严重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褒奖和大力提倡“黄长久们”的奉献精神,为乡村教育注入“正能量”,很有必要。但更需要深层次思考,从政策、机制层面入手,寻求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