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有媒体在报道湖南的官员时用了一个醒目的词语“官场凶猛”。很难说这评价的褒贬含义,时值衡阳市司法局正副局长互殴、张家界城管局长实名举报、“御史在途”叫板县委书记,一时节舆论喧嚣,如今,浮华褪去后,再审示这些曾令舆论哗然的官场异类,依旧在湖南官场内风生水起;反而是另外一类官员近期次第涌现,那就是违规提拔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木秀于林”,再次上演“官场热闹”。
其实,数年前开始舆论就开始关注年轻干部的“突飞猛进”,“最年轻XX官员”的报道屡见不鲜,但似湖南这边扎堆儿了出现的情形却不多见,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觉得,此类事件多发证明了湖南官场不堪吏治不严,诚然可能确有这样疏漏在,但也不妨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从公众的普遍感受而言,此类事件并非孤例,也非湖南所独有,执诸全国官场,都是摁下葫芦浮起瓢的景象,并非一省一地所特有。这说明,在某些用人环节和提拔程序中,有一些天然的缺陷被人钻了空子,湖南此番热闹不过是普遍现象的一个缩影。
从另一方面看,湖南昔日的“官场凶猛”告诉世人,湖南体制内的舆论场是开放的,是宽容的,而今这一轮的官场热闹也是证明,尽管曝光的违规提拔干部不曾被封“最年轻”、“升迁最快”等标签,但为湖南官场内整体“敢言”、“敢曝”贴上“最敢”的标签却一点不为过。是以湖南官场上接二连三地被捅出有违规提拔事件,既有舆论“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效仿因素,导致“打破沙锅问到底”,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湖南官场上的敢言敢说,敢于监督的因素所在。
当然,也会有人质疑,湖南官场“热闹”和“凶猛”是一个难以辨清的“蛋鸡”先后问题。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全国范畴内均有出现的问题,具体的解决却取决于各省各地。我们不难发现,湖南的官场“凶猛”现象除了表现出其舆论的开放包容之外,更有实际意义的则是制度设计中加入了“容错”、“纠错”的考量,这才是从“官场凶猛”走向“官场从容”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