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各地>正文

株洲八旬老人出资30万修建杜甫草堂

A-A+2013年4月9日15:10星辰在线-长沙晚报评论

刘芝兰站在“杜甫草堂”前。   骆彦 摄刘芝兰站在“杜甫草堂”前。   骆彦 摄

  记者 李春璞 通讯员 李支国

  近日,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彭水明一行来到株洲县王十万乡花石村,将协会制作的荣誉证书递到81岁的刘芝兰老人手中。证书上写道:“守望湖湘文化,不辞劳苦。重建‘杜甫草堂’,功莫大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为何要重建“杜甫草堂”?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刘芝兰。

  距刘芝兰家不过几百米,就是湘江边的“花石戍”,“杜甫草堂”依江而建。

  史料记载,唐大历四年,诗圣杜甫经潭州往衡州府访故友,在此留宿。弃舟登岸,不见村中人家,柴扉芜没而农具尚牢,大为伤感,作五言诗《宿花石戍》。诗中“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之句,忧国忧民的情怀最打动人心。后人为纪念他,在此建有“杜甫草堂”,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各界群众朝圣凭吊之所。岁月悠悠,历史更迭,当年的“杜甫草堂”早已坍塌殆尽,但荒芜不了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敬仰。

  2000年,年近七旬的刘芝兰倾尽一生的积蓄,在原址重建“杜甫草堂”。花了近一年时间,“杜甫草堂”建成,免费向社会开放。十余年来,前来参观的学生、老师、群众、学者难以计数。

  “杜甫草堂”建在湘江边山岩上,下有古洞,旧有香火。岩上有废弃的圆形水塔,辟为草堂下层小房,挂有画家贺安成绘制、李立题字的杜甫画像。

  刘芝兰的侄子易银华说,婶婶为建草堂,自己做规划,买建材,请工人,当指挥,搞饭菜。周边的亲戚邻居被其感动都来帮工,有的还自带小菜。“前后花了多少钱?我没有数。别人算了一下,大概有30万。”刘芝兰说。  如今,刘芝兰每天早晚要到“杜甫草堂”走两趟,搞搞卫生,看一看、坐一坐。“我老了,总有一天做不动了。希望有人接手管理,把‘杜甫草堂’传承下去。”这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