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
开国大典上,父亲兴奋得忘了说“奏国歌”
潇湘晨报:大多数家乡人关于林老的记忆,是作为开国大典的主持人、两个令人难忘的湖南声音之一(另一个湖南声音来自于毛泽东)。不知道林老是否跟你们回忆过当时的细节?
林用三:他是主持人,我们一家人都感到荣幸。开国大典当天我没去,那天管得非常严啊。开国大典几天后,老人家说,你也去见识见识天安门广场,我才头一回上了天安门。
父亲当开国大典主持人,是非常激动的。当时他的身份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这个秘书长是各党派共推共选、公认的。
作为开国大典的主持人,父亲很紧张也很激动。主持时,还有点小差错,他说,“升旗”,不是说的“升国旗”,经站在他后面的人提醒后改成“升国旗”。但他又忘记说奏国歌。他太兴奋了。乐队也傻了,怎么没有说奏国歌。但乐队马上就开始主动奏起来了。这一招救场很厉害。父亲说完,就是毛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上,有两个湖南人的声音。
这个小插曲说明,革命了这么多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终于团结一心,成立了一个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兴奋。这种激动,可以理解。我看只有在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时候,才有那种心情,就是“喔喔”地叫,这是一种自发的心情,最真诚的,不需要词的。
[工作]
父亲搭的桥:“共产党-孙中山-前苏联”
潇湘晨报:作为革命元勋,林老留下的著述并不多,但其一生,纵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几乎是1840年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中国梦”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作为林老的后人,体察他的人生旅程,你觉得最值得当下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者承传的,是什么?
林用三:毛主席当年评价父亲——统战工作的桥建得不错。父亲说,“我是桥板,你们是桥墩。”他的工作就是搭桥。
首先搭的桥就是共产党和孙中山,历史上记载很少,当时双方的工作联系包括宋庆龄都不能参加,就是父亲和孙中山直接交换意见。这是第一个桥。
第二个就是孙中山和前苏联的桥。当时联俄联共的思想进来了,搭这个桥的就是父亲。这个历史上很少有记载,为什么他能搭这个桥,因为他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曾说过,共产党有两个人不能动手只能监视,一个是周恩来,另一个就是林伯渠。说明他在国民党的地位很重要。
父亲又是共产党元老。他曾经说过,最初也不懂什么是马列主义,就是接受了一些先进思想。这也是湖南人的特点,有一种年轻人的激情,要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后来到了日本,接触了孙中山,他觉得三民主义好,就支持孙中山;到北京后听了李大钊的主张,觉得更好,又跟了李大钊。父亲1920年入党,李大钊和陈独秀做介绍人。他身上有革命的激情,后来跟着李大钊,搞起了共产主义。
父亲跟我讲过一点:要是想追求享福的日子,根本不用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国民党有我(林伯渠)的位子”。因为他认为老百姓都应该过上好的生活。
我有时候也觉得有点别扭,为什么(父亲)这么一个人会湮没无闻呢?后来也想明白了,他做的就是这么一个工作——淹没在潮流中,大家都走了他搭的桥,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有一种改革思想,就是你们说的中国梦,那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多,如无产阶级战士、革命者,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评论很好——陈毅说的“革命一生无愧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