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共同组织发起的《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出炉。报告宣布,目前我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00头,呈现加速下降趋势,与六年前相比江豚数量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相关部门拟将江豚列为“极度濒危”级别,比大熊猫还珍稀。
白鳍豚灭绝江豚“极度濒危”
根据报告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00头,声学考察监测到长江江豚主要分布在武汉以下江段。
幸存的长江江豚分布日益呈现出“斑块化”趋势,这种在流动的水体里孤岛化生存方式对江豚种群的繁衍而言十分危险。目前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远少于大熊猫,且种群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的评估报告拟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度濒危”级别。
此外,在本次考察中,考察队员没有观察到白鳍豚,声学记录仪亦未监测到白鳍豚声信号,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白鳍豚灭绝已成定局。而江豚若不善加保护,难免步其后尘。
皖江段下降速率不算太快
通过不同江段种群下降速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宜昌至鄂州江段江豚下降速率最高,鄂州至华阳江段居中,华阳至上海江段下降速度相对较低。”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教授表示。据了解,皖江段基本属于后两者,江豚种群下降的速度属于中下等。
科考队员发现长江干流里分布的江豚在码头港口区域集中。比如考察队在安庆渔政码头、镇江海事码头、芜湖滨江公园等地都发现了3至5头相对集中的江豚种群。“江豚冒着危险在码头港口区域进行捕食,这可能和码头区饵料资源相对丰富有关。但码头港口区域航运非常密集,对江豚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王丁表示。
建议推动安庆保护区升级
“从此次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威胁江豚生存的主要因素是饵料短缺、航运水工等人为因素。”王丁指出,“为了避免江豚重蹈白鳍豚在野外灭绝的覆辙,必须立即综合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双管齐下,减缓江豚灭绝的步伐。”
报告指出,饵料资源不足是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主要因素,应首先尝试推行在各豚类保护区内实行全年全面禁渔。同时还要加强现有保护区的管理设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长江豚类保护网络,建立长江豚类保护网络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其中,安庆长江豚类保护区内江豚分布密度较高,是江豚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报告建议推动安庆保护区升级,强化区内江豚保护工作。
此外,报告建议借鉴天鹅洲故道迁地保护的成功经验,在长江江段的故道和其它合适的地方建立更多的迁地保护区。王丁说,迁地保护可以有效减缓种群的快速衰退。(王俊)
(原标题:江豚仅剩1000头,比大熊猫还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