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正文

宋教仁理想主义人格的突出典型

A-A+2013年3月21日11:34北青网 评论

  编辑说话  宋教仁是与孙中山、黄兴并列的辛亥革命大功臣,字遁初(又作钝初),号渔父。少年时代,宋教仁就因甲午战争失利而发誓“要当慷慨煮黄海,手挽倭头入汉关”,立志长大“文不借笔,武不借刀”。之后,宋教仁致力于“实行革命,推翻专制皇帝,建立一个民众作主之新国家”的政治理想。终其一生,宋教仁身上具有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人格特征。

  ■限总统权力痴迷内阁制

  在心理学中,理想主义人格者渴望超越,崇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和正直,容易将别人理想化而脱离现实。宋教仁的理想人格特征首先表现在对内阁制的痴迷。

  1905年,宋教仁东渡日本,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系统的宪政观念。他曾翻译了《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俄国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等10来种政治制度。由此,他成为同盟会中少有的对各国政治制度、政权组织深入了解之人。宋教仁对内阁制的执着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黄兴、陈其美、宋教仁等人在上海会商政府组织方案,宋教仁的内阁制与孙中山的总统制引发争执。宋教仁认为:“吾人则主张内阁制,以期造成议院政治者也。盖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此吾人所以不取总统制,而取内阁制也。”孙中山则主张:“吾人不能对于惟一置信推举之人,而复设防制之法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此时,宋教仁负责修正《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他提出,总统制须加上“国务各员执行政务,临时大总统发布法律及有关政务之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仍旧是内阁制的特征之一。然而当时,审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的各省代表却对此提出异议,甚至认为是宋教仁图谋总理之位,因而集体拒绝。

  此时,革命派与朝廷进入对峙阶段,袁世凯的北洋军节节逼近,革命派也面临着内外压力,孙中山表明,如果袁世凯能劝清帝逊位,他将让出临时大总统一职予袁世凯。清帝逊位后,宋教仁编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草案》,为限制袁世凯权力,秉“内阁制”。此时,孙中山放弃了自己坚持的“总统制”。参议院在举行审议会时,确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并且增添了更为严厉的条款:“任命国务员须得参议院同意。”

  对于内阁的坚持,宋教仁曾在《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一文中有过如下表述:“盖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凡总统命令,不特须阁员副署,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可以见得,宋教仁是想束缚住总统的权力,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而这对于刚从封建专权统治下挣脱出来的中国人看来,仍然是不切实际的。

  可以说,宋教仁的内阁思想是中国当时最为进步的思想。当时舆论也认为“中国以数千年来专制之政治,阴驱潜率,蒂固根深,已种毒于人心而莫由拔,今一旦覆专制,立共和,毅然决然采用内阁制,盖所以防专制之复生也,立法命意,至为深远”。但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尽管名义上是共和制度,但实质封建势力、封建思想仍存,内阁制是无法真正发挥其限权的威力的。

  ■轻信袁世凯共商国是遭暗杀

  宋教仁的理想主义人格特征还表现在对袁世凯的轻信上。《临时约法》对总统进行了限权,最初也的确限制了袁世凯的总统权力。根据《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记载,有时总统发下的公事,内阁总理唐绍仪以为不可行的,即行驳回,甚至在总统府与袁世凯面争不屈;总统府的侍从武官看见唐绍仪到,每每私相议论,说‘今日总理又来欺侮我们总统了!’起初,袁世凯尚能容忍。但时间一长,很快触及袁世凯的底线。袁世凯决计破坏总理内阁的“副署”权,总理唐绍仪提出辞呈。

  面对总统与总理的纷争,宋教仁又提出了“政党内阁”,即“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而完全政党内阁则非采用此法不能容易成立也”。1912年3月16日,宋教仁主持将同盟会改为公开政党,从事国会竞选和组阁的活动。8月,经宋教仁多方联系,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国民共进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8月25日,国民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国民党一成立便将选举列为要务,并在组织上将选举独列一科,甚至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竞选计划,预定以宋教仁担任内阁总理。

  此外,宋教仁从长沙、武汉、安徽到上海,再到杭州、南京,一路上发表竞选演说,抨击袁世凯及其傀儡政府,阐述国民党的宪政理想及竞选纲领,他说:“不能因人的问题以法迁就之,亦不能因人的问题以法束缚之。吾人只求制定真正的共和宪法,产出纯粹的政党内阁,此后政治进行,先问诸法,然后问诸人。”宋教仁深得民心。

  1913年3月,国会选举全部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年纪只有31岁的宋教仁踌躇满志,发表演讲说:“袁世凯看此情形,一定忌剋得很,一定要勾心斗角,设法破坏我们,陷害我们。我们要警惕,但是我们也不必惧怯。他不久的将来,容或有撕毁约法背叛民国的时候。我认为那个时候,正是他自掘坟墓,自取灭亡的时候。”

  1913年,宋教仁接到袁世凯邀其北上共商国是的急电,决定即刻赴京,有人嘱咐他小心以防意外,他说:“吾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足畏惧,国家之事,虽有危害,仍当并力赴之。”宋教仁对此次行程信心满满。然而,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黄兴、廖仲恺、于右任、陈其美等友人陪同下来到沪宁车站,被人枪击受重伤。22日凌晨,宋教仁因伤势过重而与世长辞。

  对于此次暗杀的主谋,一直追查到时任国务总理的赵秉均,但赵秉均被毒死。其幕后主谋,不得而知,但以袁世凯嫌疑最大。临终前,宋教仁还请人给袁世凯发去了一封电报:“……今国基未固,民富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

  袁世凯很害怕宋教仁将他的总统权虚化,袁世凯曾对杨度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得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撂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而能用以合法的手段将袁世凯驱逐的,非精通制度与法律的宋教仁莫属。宋教仁辞世后,孙中山在挽联上写道:“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君子风度甘心挨耳光

  宋教仁的理想主义人格也表現在其超然的君子风度上。1912年初,南京政府正式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久久不肯来南京就职,南京政府特派蔡元培、宋教仁等人北上迎袁世凯南下就职。2月27日,袁世凯唆使曹锟发动兵变,电告南京,要坐镇北京平息兵变。临时政府成员得知,主张由黄兴统兵北上,以迎袁世凯为名,趁机扫荡北洋军阀及封建残余。宋教仁反对这个建议:“统兵北上,并非儿戏,津浦路上我方兵力只能到达徐州,直鲁两省均为北洋重兵驻守,我方若出兵,北洋岂肯轻易放过?势必引起战争。”宋教仁的话还未说定,马君武就大声呵斥道:“你为袁世凯做说客,出卖南京!”照着宋教仁的脸上就是一拳,宋教仁的左眼顿时受伤出血,但他却没有反击。

  宋教仁第二次当众挨打,系孙中山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的唐群英所为。唐群英是同盟会中第一个女会员,她积极争取妇女权益,先后五次向孙中山和临时参议院上书请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订明“男女一律平等,均有选举权”的条款;她甚至发起成立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并亲自起草了“实行男女权利平等”、“实行普及女子教育”、“实行一夫一妇制度”等十一条政纲。

  可女子的权益并没有如愿得到体现。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不但有关男女平等的说法含糊其辞,还取消了之前同盟会政纲中对于男女平权的规定。几个月后矛盾再次激化。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不仅没有通知女会员们参加改组的筹备工作,还在新党章中删除了原同盟会政纲中关于男女平权的条文。1912年8月,宋教仁和林森当时正主持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相关事务。说到新党章中规定不吸收女党员时,坐在台下的唐群英冲上主席台,打了主持改组工作的宋教仁一耳光。宋教仁见状,也只能捂面退避。

  总之,宋教仁的理想主义人格使他对政治斗争过于理想化,正如唐德刚所说:“宋教仁不是个有心计的人。相反,正因为他搞政治锋芒太露,不特党内党外都树敌太多,招忌太甚,纵是一般国人、党人,对他也不太心悦诚服,甚或同党相妒呢!”而宋教仁又对他人的认知存在判断误差,容易将他人想得过于美好,重视诺言,却反而招致利用和灾祸。

  ■小贴士

  如何避免过度的理想主义?

  适度的理想主义对于事业追求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但过分理想主义则会导致空想主义,与现实的严重脱节。那么,该如何避免过度的理想主义呢?下面提几点建议。

  1.抱有危机感

  理想主义者往往将事情的发展想得过于理想化,认为事情会按照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发展,固执己见,而缺乏多方面的思考,缺乏了对事情危机一面的考虑。因此,需要强化理想主义者的危机感,使得其行为不至于过于脱离实际情况,此外,也不妨体会下受挫感,提高理想主义者的受挫力。

  2.建立防备心

  理想主义者也将人性设想的比较完美,因为他们本身对别人的情绪敏感,能理解、体会别人的心情,善于安慰、鼓励别人。因此,理想主义者会轻信别人的承诺,对人性的辨别力较弱,缺乏了应有的防备之心,而在人际上遭遇挫折。需要在互动中多加了解,多熟悉,不要很快凭直觉就下决断判断个人的好坏,而要多从实际体验。

  3.摆脱自我中心

  理想主义者也带有一定的偏执性,他们固执于自己的理想,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甚至希望别人也以同样的角度或标准来处理问题,也往往具有道德自恋的倾向,这种是自我中心的体现。因此,在团队中,需要多具有同理心,同感共情,多与别人商讨,而不是一意孤行,招致他人的愤恨。

  4.防止情绪化

  理想主义者有时候往往较为情绪化,甚至有些喜怒无常,尤其是当理想遭遇挫折的时候,更是会失去理智,无法坦然对面,而选择对抗。要切记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多培养包容心,去接受别人善意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固守自己的理想,最终导致了偏执的空想主义。

  文/岳晓东博士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