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缅作战
荣耀、悲壮,留在那渐被遗忘的山坡上
1938年夏天,战争阴影已密布三湘大地。6月,日军突破长江防线,在安庆登陆,陷九江,直逼武汉。同时,平汉铁路沿线,信阳、武胜关等要地先后失守。8月,日军对武汉三镇形成了合围之势,武汉危在旦夕。
蒋介石飞往湖南衡山,在南岳部署新的会战——长沙会战。国民政府军政部分随之由武汉迁往长沙,随身携带武器的各类官员,一时云集这座古城。
缉私总队多湘籍军官,士兵也多为湖湘子弟。虽然建队不久,但是战火危及家园,保家卫国、与湖南共存亡的情绪在队中蔓延。
打还是不打?军史研究者针对形势总结出“一利三弊”。
湖南兵有血性有蛮劲,又是保卫家园,求战心切。战,可一酬壮志。这是利。
建队不久、训练不足、兵不精、器不利,此一弊;士兵素质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意识,这是二弊;部队还没有一个正规的名号,若战事不顺,恐重蹈税警总团被各路诸侯瓜分的覆辙,这是三弊。
权衡再三,指挥部决定先不战。
8月的一个清晨,早起的人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听到号声、集合哨和整齐的操练声,驻扎在岳麓山谷里的缉私总队消失了。
数天后,这支部队出现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中,他们的目的地是贵州都匀、独山一带。
之后近4年时间里,这支部队都偏居一隅,潜心训练。
在此期间,更多的湖湘子弟补充进来。
日军入侵缅甸后,驻缅英军节节败退,仰光陷落,缅甸危在旦夕。中国政府应美、英两国请求,决定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孙立人主动请缨,获准。
1941年9月,这支部队改编为新38师。师长孙立人,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齐学启。下辖三团,团长分别是陈鸣人、刘放吾、李鸿。团、营、连长中之俊彦,多为湘籍军人。下级军官及士兵,三分之二为湖湘子弟。
1942年3月,新38师从云南入缅甸,这支铁血湘军,由此走进一段惨烈的历史。
荣耀、悲壮,留在那渐渐被遗忘的山坡上。
[征集]
寻找中国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将士名字
本报长沙讯 1月13日,113团。2013年1月13日,一个属于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第113团的日子。这天,“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在缅甸举行落成仪式。
1942年,这支以湖湘子弟为主体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在缅甸仁安羌大败日军。战斗中,202名将士战死沙场,长眠于异国他乡。
目前,本报已推出“魂兮归来·中国远征军202位将士总灵位迎归特别报道”。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抗战将士后人希望将总灵位迎回湖南的迫切愿望。遗憾的是,在202位阵亡将士中,目前只有5人能确认名字。
若不厚待亡者,则无以激励生人。潇湘晨报系特向社会各界征集、寻找中国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将士名字、后代及相关图片等史料。如有相关线索,请拨潇湘晨报热线96360,也可@潇湘晨报官方微博。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表达对阵亡将士总灵位迎回湖南的看法。 记者颜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