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 追求卓越-----在母校涟源市三甲乡龙门学校百年校庆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嘉宾:
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在这新春佳节之际,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庆祝母校龙门学校建校一百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历届校友,向母校百年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曾在和正在辛勤培养莘莘学子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龙门学校从1913年开办私塾算起,已经走过了百载春秋。百年前的草创,体现了祖先们艰苦创业、尊师重教的高瞻远瞩;尔后成为安化县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支部,凝聚着老师们对不怕牺牲、追求理想的不懈努力;母校百年的不断发展前进,凝聚着家乡几代人矢志不移、追求幸福的共同梦想。百年风雨沧桑,百年磨砺奋进,百年桃李芬芳,百年成绩辉煌,从这里,走出一位位学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更多的则成为了美丽家乡的建设者,他们为祖国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今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到母校,无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母校恩,恩重如山;师生情,情深似海;同窗谊,地久天长。我去过牛津、剑桥、哈佛等世界名校,也去过不少校园美丽、设备齐全、名气很大的中小学校,常常为那些名校的优秀而喝彩,同样常常为我们的母校而自豪。我们的母校校舍简陋却书声琅琅,设备匮乏就想方设法,师资不足就以一当十,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就是母校的灵魂。这些年来,常常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那青砖黛瓦的老祠堂、编织雨帘的天井、双手抱不过来的古槐树、从校门前飘过的小溪流、直通校门口的砂石公路……常常激励我不畏艰难前行的,是老师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舐犊情深、蜡烛成灰的精神,是同学们艰苦就读、勤奋好学、你追我赶、互相帮助的精神。今天,看到母校变了,老师们老了,同学们有成了,可谓百感交集,感恩不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必将永远难忘母校的美好记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必将永远发扬母校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位,唯有以一流的业绩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
岁月如歌,青春似虹。我1981年入校初中部学习,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豆蔻年华。师范毕业后,又回到这里任教。我与祠堂学校两度情缘,她既是我走出大山的第一站,也是我参加工作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想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老祠堂西厢房二楼的一个房间里,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晨跑,每晚自学到深夜,潜心于教与学,两个月时间只回过家两次。现在反思,在龙门学校的岁月里,我都是处在“心无旁骛”的状态,非常庆幸的是,我把这种状态延续到了自己今后的每一个学习阶段、每一个工作岗位,且学且工,且思且行。听从内心的指引,心无旁鹜,就是龙门学校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悟出的人生真谛之一。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我们想做一件事,一旦目标确定,心无旁骛、坚持不懈地干下去,那么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没有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里滋生了太多的想法,心灵迷路了。纵使社会浮躁,物欲横流,我把“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读书”作为我的座右铭,而每当我面临人生最关键抉择的时候,我都会听从内心的指引,而不会被各种身外之物所左右。这大概是源于农村学校独特的文化魅力吧。今后无论身居何处,无论得失成败,我都一定继续用好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个无愧于母校的学生。
龙门学校由私塾而小学而初中而高中,又由高中而初中而小学的百年历史,其实是中国农村教育百年历史的缩影,有过艰难的草创,有过发展的辉煌,也有过无数的无奈和遗憾。站在这百年的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激情满怀,也充满着丝丝忧虑。当我向我的朋友谈及母校百年校庆的时候,他们都反问我:“你们一所农村学校有百年历史?”惊讶与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今天,我要大声疾呼,当别人在为我们的百年母校而惊讶与羡慕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么一所有着百年悠久光荣历史的农村学校而自豪,也没有理由不把这所有着百年悠久光荣历史的农村学校建设好。文化的传承在于生生不息,其兴挺难,其衰飞快,文脉一断,再续弥艰。恳请市、乡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把这所百年农村学校作为重点农村学校建设好,一代一代传承好这一接力棒,使当地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校,受好教育,成好人才。
人是要懂得感恩的,作为母校的一名学生与老师,我为母校奉献太少,这次献给母校百年校庆的,也只是尽自己所能募捐了一批图书。这些书,有经济管理的,有人文社科的,也有少儿读物。因为我希望这不仅仅充实学校的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服务,而且希望它成为周边村庄的图书馆,为乡亲们服务。每一本书都是寻找他的知己而来的,我希望这批书能在师生们、乡亲们这里找到自己的知己,能为师生们、乡亲们提供好的精神粮食。
最后,我怀着感恩之心,深深地送上我的祝福,祝福我的母校越办越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也期待母校的学子能心无旁鹜、发奋学习、追求卓越,为祖国争光添彩!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