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宁愿不装修,也要砌三层小楼,一年居住时间不超过20天——
农村房屋空置浪费率高
本报记者 陈淦璋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一代人的追求。而今,在我省的不少农村地区,富起来的人们已过上这样的日子,只是有些“走了形”。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涟源市茅塘镇,湘中地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镇。只见乡间公路上,“湘K”、“湘A”牌照的小轿车一辆接一辆,挂着广东、云南等外地牌照的豪车更不鲜见。生活富裕了,三层的小洋楼比比皆是,但一个现象,是不少房屋三楼敞着黑洞洞的窗户,一眼可见未装修的毛坯层。
走进茅塘镇茅塘村的肖先生家,三层小楼宽敞明亮,每层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均为5室2厅格局。只是仅二楼住人,一楼拿来堆放杂物,三楼同样未装修。
“每年回来住的时间不超过20天,除了正月里,就是小孩放暑假。”肖先生早已在长沙定居、工作,也是村里的“能人”,对各路消息十分灵通。他告诉记者:“村里6成左右的人都是我这类情况,这些年在外地打工、挣钱,回来就盖栋大房子摆着,仅仅是过年回来住几天。”
肖先生的夫人周女士帮腔道:“要我说,一层就够住了,我们一家四口在长沙的房子也才120平方米。但大家这几年富裕了,农村里又讲面子、讲排场,邻居家修建三层,我家就只能是三层半,这个攀比没完没了。”
肖先生还带记者去乡里看“真正的排场”。走到离茅塘村不足2公里的光阳村,一栋占地十余亩的三层花园洋房矗立眼前。房前的庭院,小桥流水、假山喷泉错落有致;两根大理石罗马柱背后是偌大的门厅,面积接近400平方米,仅停放着一辆保时捷轿车。
房屋的男主人不在家。肖先生说:“新房建成后,男主人为他父亲的八十大寿摆下50桌宴请乡亲,就是在这个门厅。平常家里基本没住人,一直空置着。”
“有实力还不要紧,最可怕的是没钱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四处借钱来盖新房。”一旁的村干部小梁说:“现在农村人大多往城里去,又回乡花重金修个大房子,真不知道给谁住。”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处长易小林认为,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和大城市,不少远离城市的村庄普遍出现了‘空心化’现象。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量的宅基地及房屋常年无人居住,甚至坍塌损毁,这不仅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顽疾”,也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重视村镇布局规划,通过引入产业支撑,实现村庄‘空心化’治理和宅基地利用,已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