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我的团长我的团”
1月13日,缅甸仁安羌丘陵荒野,当年战事最激烈的501高地上,两岸同胞从筹划到修建历时三载,建起了这片土地上第一座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纪念碑。113团湖南籍团长刘放吾的儿子刘伟民全程参与了筹建。
这座纪念碑由重庆设计师王凯根据缅甸当地的宗教风格设计,纪念碑整体高约15米,纪念碑底部是白色方形碑座,平台距离底座共4级阶梯,寓意1942年4月17日到20日共4天的救援战斗,上部金色的穹顶佛塔,碑体共七级,正北题写着“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其余东、南、西三面,分别记载仁安羌大捷战史、刘放吾将军后人祭奠仁安羌战役父辈铭文等。
亲临现场见证揭碑仪式的有该战役指挥官刘放吾次子刘伟民,周恩来侄女周秉德、郭沫若之女郭平英、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元、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壮烈牺牲的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之子戴澄东。
113团94岁的老警卫班长李玉昆是唯一赶到现场的113团仁安羌大捷参战老兵,70年后再见战友墓碑和团长的后人,他激动万分。在现场的志愿者舒宏舰感慨,这是真实版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爱心接力护灵位归国
相关负责人舒宏舰、罗亮全程参与组织了这座纪念碑的修建工作,他们特意从重庆南山带了一抔土埋在了碑底,给这些回不了家的异国游子带来难离的故土。
但是志愿者们并不甘心,他们希望借此契机将这些忠魂带回故土。由于当年阵亡将士早已尸骨无存,志愿者们于是按照缅甸的风俗找当地木雕厂制作灵位牌。40岁的木雕厂老板黄联邦是缅甸华侨,当即表示免费制作,亲自挑选上等花梨木精心制作了高1.5米重达40公斤的“中国远征军二〇二位阵亡将士灵位”并标上缅文“中国英魂永存”字样,送至任安羌,18位当地僧人为灵位招魂。
在任安羌工作的第三代华人黄小姐听说此事后,自动担起了护灵工作,她和志愿者一起开车10余小时,跋涉700多公里,将灵位送到了仰光。在仰光机场通关时,一位华人主管听说是远征军灵位,立即简化手续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灵位一路经过昆明、重庆得到多方人士关照,于15日达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