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通报会,正式发布《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盘点了我省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对统筹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思考。
“三山为屏障,四水入洞庭”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宁艳芳介绍,我国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目前我省共有2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包括武陵源、崀山2处世界自然遗产,南岳衡山、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万佛山-侗寨3处国家自然遗产。
“遍布三湘大地的风景名胜资源,可以概括为‘三山为屏障,四水入洞庭’的空间分布格局。”宁艳芳说。
三山。大湘东,幕阜-罗霄山脉风景聚集区,有福寿山-汨罗江、炎帝陵等5处风景名胜区;大湘西,武陵-雪峰山脉风景聚集区,有武陵源、猛洞河、德夯、凤凰、虎形山-花瑶等;大湘南,五岭山脉风景聚集区,有东江湖、苏仙岭-万华岩等。
四水入洞庭。首看环洞庭湖,有岳阳楼-洞庭湖、桃花源等8处;“母亲河”湘江,有岳麓山、韶山、沩山、南岳衡山等;还有资水、沅水、澧水等3条风景名胜“聚集带”。
湖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居全国首位
“1982年,国务院审定第一批共22个省的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名列其中。”省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管理办公室主任黄立介绍,到去年底国务院颁布第八批名单,我省炎帝陵、凤凰、沩山、白水洞4处风景名胜区榜上有名,至此,我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数达到20处,跃居各省市区第一。
《报告》透露:目前我省风景名胜区的总面积达7717.8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64%。十里一景点、百里一景区,已成为三湘大地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写照。
纵向对比,“第一”的取得,得益于近5年来我省风景名胜事业的加快发展,2009年有5处风景名胜区晋级“国家队”,远超以往每批次2处或1处。而这期间标志性的事件,莫过于由我省牵头,打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以“中国丹霞”项目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
横向对比,全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225处,我省占8.9%,其后分别是浙江省、福建省、贵州省;全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737处,我省占5.4%。
仅去年一年,全省风景名胜区接待境内外游客3.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