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
历史欠账固化网民负面印象
网络环境更易催生极端言论
“你觉得长沙救助管理站解释清楚了吗?反正我没听懂。”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如此反问。在他看来,目前政府在应对质疑时缺乏“表达的艺术”,澄清问题时总是不能将模糊地带扫清,反而更容易遭到民众怀疑。
“救助站不应只停留于‘我没有打人’的表态,必须出具确凿的证据或者让共同信任的第三方来裁定,如此才能消弭群众的怀疑。”长沙救助站这种洗脱干系式的自清在周运清看来,甚至是雪上加霜之举。
“救助站即便没有殴打记者,也的确采取了约束性措施。即便这些措施没有违反条款,也有悖于网民心中对于救助站扶弱济难、温情脉脉的想象,这就构成了网民声讨救助站的事实基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如此解读。
这条导火索点燃的,不仅是网民对孤立案件的不满,更是对“历史欠账”的宣泄。近如兰考、毕节事件,远如孙志刚事件,悉数“登陆”网友留言,成为问罪之名。
“网络舆论的一点就燃、越烧越旺,主要还是由于政府以往的失职、失当行为,通过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加深了民众对于政府的负面印象和刻板成见。”张涛甫坦言,网民的质疑若被证实而非证伪,将进一步加深刻板成见,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无条件、更加“坚决”的质疑和指责。
这其中也有网络舆论场自身“极化”特性的推波助澜。互联网的虚拟属性让表达更无视后果,加之网民群体较为年轻化、心理上较为冲动的特点,“一些原本就有些偏颇的意见相互作用,朝着更为偏颇的方向行进,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话语。”对于部分过激言论的生成,张涛甫这样解释。
这种不信任的社会心态,更有扩大的趋势和固化的风险。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不断加深,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同时,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也因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