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洞庭湖砍苇工砍十年芦苇才能买一套银饰

A-A+2012年12月23日09:42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评论

  ■文/记者 李婷婷

  图/记者 刘桂林

  石正辉的砍苇生活

  又一次,石正辉提前回来了。“砍不动了,好累啊!”

  天色渐暗。收割过的芦苇地里,大风正空洞地吹。石正辉沿着一捆捆扎好的芦苇走回来。小心地踩过留在地上的苇梗,他的身后,一大片等待收割的芦苇将头垂向一边,像一面面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又一次,石正辉提前回来了。“砍不动了,好累啊!”芦苇地里,他的父亲、两个堂哥和两个堂嫂,还在就着最后一点光埋头苦干。

  掀开棚布,帐篷里漆黑一片。这个17岁的小伙,支起一根蜡烛,“嗤”地一声划亮火柴。炭火炉、没洗的菜锅、两只半满的水桶、一捆芦苇搭成的“长凳”、几个破损的碗、一堆粘着土的白萝卜……棚里的每一样物件借着微弱的光线显露出来。石正辉用手把饭锅里没有刮干净的饭粒抓出来,弯腰在桶里舀了半勺水,冲了冲,把米放进去,生起炭炉,把锅放在上面。拎起地上的一把青菜,开始挑菜叶。

  天色完全暗下来。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只有肆虐的寒风把棚布吹得哗哗作响。他把手靠在炉边搓一搓,从小小的布洞里张望出去。

  父亲和哥哥们还没有回来。

  又一天结束了。石大伯沉默地吐着烟圈,累得不想说一句话

  石大伯放下镰刀,一屁股坐在芦苇上,用沾满泥土的手挡着从布洞吹进来的风,费力地点一根白沙烟。石正辉伸出手,帮父亲挡风。

  又一天结束了。石大伯沉默地吐着烟圈,累得不想说一句话。

  饭只做了一半,回到棚里的大嫂接过石正辉手里的活。大哥用最后的一点水洗了洗油腻的碗筷,找出手电筒,担起水桶去河边挑水。帐篷外面100米,就是长江。白天的时候采砂船成群结队地驶过,夜晚归于寂静。

  二嫂走到旁边的芦苇棚里,掀起撕开一个口子的棚布,借着隔壁帐篷的光,整理床铺。六床被子,凌乱地排开,下面铺着芦苇。用手摸摸,很硬,被子有点濡濡的潮湿。她脱下满是泥土的套鞋,换了一双黄布鞋。

  从睡觉的芦苇棚到吃饭的芦苇棚,就是50天里这家人的生活营地。他们说不清自己砍的芦苇将送往哪里,有什么用。起早摸黑卖力地砍,是因为可以拿点工钱回家过年。

  晚餐,6个人就着炭炉子吃,吃得很香,很满足。他们并不觉得有浓重的煤炭味呛得人难以呼吸。

  石正辉的最高记录是一天砍120捆,“今天才几十捆。”

  已经过去的50天不是很长,但石正辉已经早就厌倦起来了。这是他第一次跟着父亲来砍芦苇。

  他还记得第一天来这里的情景:他跟着父亲、哥哥和嫂子上了一辆大巴,同车的,还有村里其他50多个人。他听父亲估算,全村500多人,有近100人要来湖区砍芦苇。车在公路上颠簸了近8个小时,下车时已经是晚上7点,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只听见风在耳边呼呼地吹。

  下车后,大家各自选地方扎帐篷。父亲决定一家6人扎一个帐篷。他已经连续5年来这片地里砍芦苇,很有经验,打开手电筒,5个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开始砍芦苇、支棚、铺床。

  第一次做这样的事,石正辉觉得很新奇。他学着父亲砍了很多芦苇,编成结似的“柱子”和“横梁”,摊开一张长长的尼龙布支起帐篷,为了防止布被吹走,还得在外面压十几捆芦苇。

  一夜没睡。天亮的时候,帐篷才初具雏形。石正辉走出来,被眼前漫天彻地的芦苇惊呆了。“比我高出两三倍,除了芦苇,什么都看不见!”石正辉觉得有点意外,也有点开心。“或许,这会是我喜欢干的事情。”他这样想。

  两天后,帐篷才完全盖好,芦苇床、芦苇凳、锅碗器具都编结、摆放齐全。包工头划定区域后,一家人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砍苇生活。

  头几天,石正辉很卖力,看着60岁的父亲一天砍50多捆,他决定要砍得更多。50天里,他最高的记录是一天砍120捆。“一两个星期下来,就不想砍了,昨天算多的,108捆,今天才几十捆。”

[上一页] [1] [2]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