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投资50万成农村人得宅基地
【二宗“罪”】
大面积铺开恐威胁耕地
“这是个极其危险的做法”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调查组成员告诉记者,冷水江的做法威胁耕地。
早在2012年10月25日,冷水江市首批市民下乡点示范村开工典礼在麻溪河堤上举行。这个被称为“中国锑都”的老工业城市里,城市人口比例已高达75%。资江村三面环水,距市区半小时车程的利好条件成为了城市资本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开工典礼当天消息显示,已有87人由城镇户口变成了“涉农居民”。落款为2013年6月10日的村务公开信息也显示:到今年6月份,这里已拆除旧房23栋,流转平整土地50余亩,10栋房屋已顺利封顶,标志着市民下乡建设工作已初具规模。
戴安华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资本下乡,但仅仅是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种养业,并不能下乡去发展房地产。
“虽然这次查明的只有几亩耕地,但从冷水江的规划图来看,该项目远景规划所涉及的农田有几十亩。”省农村工作办一位参与冷水江项目调查的成员认为,大面积铺开将会触碰到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做法。
村里利用资金建设拉升地价吸引更多人
【三宗“罪”】
“涉农居民”身份存疑
“现行政策无此说法”
冷水江“涉农居民”的做法也被指不受法律保护。
2012年,冷水江市鼓励除公务员以外的市民到市民下乡点投资兴业、建房居住。凡在当地投资兴业50万元以上,可申请获得下乡市民资格,通过当地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和相关审批,可将户籍迁入村里,成为当地“涉农居民”,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记者从省公安厅户政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对于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目前国家和省里并没有统一政策,一些地市州通过市县政府修改条例、出台文件等做出了一些规定。
该工作人员明确,目前的户籍制度中只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身份,并没有涉农居民一说,冷水江市民下乡政策并没有到省厅备案。
省农村发展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只有退役军人、返乡的大学生等特殊情况才能落户农村。冷水江的做法不属于现行法规中“非转农”的条件,处于灰色地带的“涉农居民”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法律地位,与村上签订的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