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撤县改市能获得哪些好处

A-A+2013年12月1日09:40红网评论

  关注

  

  撤县改市,能获得哪些好处?

  邵东与全国众县汲汲以求“撤县设市”,但“县”和“县级市”的行政级别并无高低之分,既然如此,“市”的名分何来如此大的吸引力?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指出,国内多数省份会对部分“县级市”主要领导实行“高配”,这种暗藏的行政级别差异,是地方上热衷于撤县设市的一个隐秘动力。

  例如,一般而言,县委书记是正处级,而湖南16个县级市中,至少有7个市的市委书记曾为地级市市委常委兼任,为副厅级,如浏阳、资兴等;也有县级市委书记虽然不是地级市市委常委,但却是副厅级干部,如涟源。

  “在行政级别上有机会提高半级。”牛凤瑞表示。

  此外,“县”改“市”后,相关机构编制设置可随之变化。“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职能的部门,如住建局、城管局等,机构规模将更庞大,以适应城建和管理的需要。”

  “县改市”后,有关工商业和城市建设的“红利清单”有好几个“看得见的实惠”。首要的,是土地报批方面可以更有空间。根据邵东县国土局的数据,2012年邵东全县实际新增建设用地4100亩,即便如此,还是有众多工商业项目因用地紧张而难以进入。“如果改市,新增建设用地至少是上千亩的增加。”沈志定预计。

  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也有“县”完全不具备的优势。邵东县国土局一名副局长指出,以前邵东县有好几个公园、广场项目没能获批,“改市以后公共项目的立项将更为容易,这方面的公共用地估计至少可以增加一半(750亩以上)。”

  到时,作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其他设施如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水源建设等已有项目的升级扩大和未有项目上报,都更容易立项,获得上级专项配套资金。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好处”,还有看不见的“隐形红利”:若“撤县设市”成功,邵东县对外招商引资将更有吸引力。

  与以上“大头红利”相比,撤县设市其余零星的“好处”,如城市维护建设税点可由5%提高到7%,多获得870万元,财税留成比例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变化,因其变化总量较小,其重要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说实在的,这些都不是很关键的好处,对地方未来发展也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湖南省委党校教授、县域经济专家张友良看来,县改市主要还是“名气”上和“心理”上的影响,“市总比县好听,市长总比县长好听,显得这个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好。”这种“名气论”,得到了所有受访专家和机关干部的认同。

  “县改市”为何重新开闸?

  “撤县设市”在冻结16年后即将重新开闸。这次开闸后,会不会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形成“县改市”热潮?当年的热潮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灭?重新开闸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进行答疑解惑。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何要大规模“撤县设市”?

  浦善新(国家民政部区划地名研究所原副所长):那个时候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推动经济的发展肯定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设立县级市被认为是一个(城镇化建设)很好的途径,因此形成了一股热潮。

  记者:那1997年为何又要叫停?

  浦善新:中央当初冻结县改市的起因是土地问题,县改市以后耕地减少得太快,冻结的目的是防止因县改市导致城镇建设热而大量占用耕地。

  牛凤瑞(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除耕地问题外当时国家政策操作层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地方上操作政策弹性大也并不规范,部分县实际上并不具备设市的条件,比如设市标准要求县城人口达到十万,但有些县当时仅几万人也成功设市。

  记者:既然如此,国家为何在16年后准备重新开闸?

  浦善新:主要目的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系列新型城镇化的手段之一。

  牛凤瑞:现在跟以前发展情况不一样。改革开放多年,国家GDP翻了好几番,县域发展有很大变化。有一大批县城人口早就超过十万甚至达到四五十万,已是一个实际上的中小城市,但还挂着“县”的名字。这说明我们的行政区划已滞后于经济发展。现在把这个口子打开,让符合条件的地方撤县建市,是大势所趋。

  记者:难道现在放开,就不怕重蹈16年前的覆辙,再产生跟以前一样的问题?

  浦善新:现在也不叫“放开”,因为肯定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年搞四五十个。况且现在的管理体制跟以前不一样,耕地管理越来越严格。以前批地权限大多在地方上,现在(2004年后)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限收归国务院和省政府,地方拥有的土地审批权限很小。

  牛凤瑞:经济和社会背景跟当年不一样了,不可能再形成那样的运动式热潮了。如果具备条件的地方你不去设市,反过来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会起到一个逆向的作用。

  记者:重新“开闸”后,应该注意避免哪些暗雷和陷阱?

  牛凤瑞:重新开闸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设市不是没有成本的,换牌子公章就需几百万元,都是财政支付,政府要随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另外,长期压制后肯定造成一个高潮,过了这个高潮我们需要正常化。所谓“正常化”即根据科学的设市标准,符合标准的及时设市,不符合标准的拒之门外,什么时候达到标准什么时候设市,完全压制不好,完全放开也不对。

  张友良(湖南省委党校教授、县域经济专家):撤县设市“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不是所有的县都不能改,但也不能盲目改,前提是要一个科学的改市标准。以前的那个标准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需求了,需要重新拟定更科学、全面的标准,才来探讨该不该开闸、何时开闸的问题。

  记者:那什么样的县才能设市?张友良:我们城市的功能主要是“聚集”和“辐射”的功能。撤县设市的地方要有能力吸引人口,吸引产业要素,并能辐射周边一定范围地区起到区域带动作用。不考虑区位布局,即使你设了市也没有什么用,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的有些市,十多年了都发展不起来,一个地方撤县设市后能否得到发展,关键还要看它本身的要素集聚能力。记者丁婷婷

[上一页] [1] [2] [3] [4]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