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湖南故事 传播湖南声音
——省会新闻界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暨创新报道座谈会发言摘登
本报记者 于振宇 整理
好故事
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
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
唐湘岳
《听油菜花开的故事》,讲述了湖南省临澧县杨桥村农民沈昌健全家研究超级杂交油菜,并最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的故事。从事新闻工作这么多年,我讲过很多故事,但我认为,《听油菜花开的故事》是最成功的一篇。
在我看来,好故事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这些年来,我从老百姓那里发现了刘真茂的故事、廖月娥的故事、《亲吻文学》——黄扬的故事、《两个大学生的爱心假期》、志鹏的故事、姜汤大姐的故事……
《两个大学生的爱心假期》讲述了湖南两名大学生利用暑假深入云贵高原为山区农民拍全家福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两名大学生还意外救活了一名心脏病突发的小孩,报道出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讲故事必须深入采访,重大典型掌握了30——50个故事才动手。为了写好刘真茂的故事,我曾在山上和刘真茂同吃同住一个月。在采访刘真茂解救人质的故事中,为采访到被解救的当事人李黎明,我和同事依靠相关人员提供的线索,坐车千里来到当事人所在的小镇,由于只知道李黎明在镇上一家店铺打工,我和同事不得不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打听,最终采访到了当事人。
讲故事要讲究技巧,更要动感情,首先要感动自己。2000年在采访完艺术家夏雨田后,我一个人在宾馆里专心写稿,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期间拒绝一切访客,连饭菜都是服务员通过门缝递进来的。在写稿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被稿子内容感动流泪。稿子写成后,拿给宣传部的负责人审核,看到这位负责人看着稿子当场落泪,我知道这篇稿子算是写成功了,这篇稿子最终获得了当年的中国好新闻奖。
一头挑着责任义务,
一头挑着良知道义
湖南日报岳阳记者站站长
徐亚平
1996年特大洪灾袭击长江流域及洞庭湖区,我全程参与抗洪抢险,深刻感受到环境被破坏后人类自己种下的苦果,从此开始了18年如一日默默投身社会公益环保的旅程。在我看来,做一个合格的党报记者还很不够,还要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追梦的建设者。
我笔下的新闻来自“两圆”:一是“圆心”,即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二是“圆周”,即新闻发生的背景。我曾经为了通讯员的一篇小通讯,带着11个问题深入“圆心”,到基层当事人中去,发掘原生态的第一手素材。我既没读过中文系,也没读过新闻系,但始终坚持勤能补拙,笨鸟多飞,一直在自学、苦干。这么些年,我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每年春节我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
我觉得,创新报道,要学点仿生学,学点动物的生存法则。比如向猩猩学习,当杂食动物,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向北极熊学习,保护好自己,不犯政治错误、文化、常识错误;向狗学习,狗要叫,文字要跳;写活,文章要短,句子要短,多写短句,少用长句;向牛马学习,新闻工作是苦差、难差!
这些年来,我曾100多次获得各级新闻奖,1次被省政府记一等功,先后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12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等。这么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埋头苦干,我总的体会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无怨,也无悔。参加工作25年,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挑夫”,一头挑着一个党报记者的责任和义务;一头挑着一个社会公民的良知和道义。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说:“湖南日报创办64年来,从来没有在头版头条宣传过我们自己的典型,徐亚平是第一个,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是莫大的鼓舞,更是对我的激励与鞭策。
讲好故事,
老百姓才爱听爱看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助理
李越胜
11月5日湖南卫视播出《县委大院》,随后300多家中央级和地方的新闻媒体跟进了报道,新华网、华声在线等网站上,参与人数达150多万,人民微博、新浪微博设置的《县委大院》话题,阅读量超过7000万次。
在我看来,《县委大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官员、人民、媒体三者之间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契合了当今时代对主流媒体新闻传播价值的全新定义:肩负党的重托,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满不满意看作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评价标准。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章,群众路线反“四风”,为《县委大院》的产生和走红提供了舞台。
《县委大院》报道始终流淌、交织、升华着三种情感:一是县委干部们视民如伤、克己事公的赤子情怀;二是新闻记者们用心书写历史草稿、负责任报道事实的新闻理想;三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怀念党的优良传统、汲取新闻报道带给他们的精神营养。这恰恰是《县委大院》报道最大的成功。这些老式县委大院,无一例外地都和老百姓距离很近。《县委大院》报道中没有口号,没有说教,而是始终关注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在矛盾冲突中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突破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思维,这些县委大院的当家人在席卷全国的搬迁浪潮中,也动过心,也有过争论,但是最终他们在“衙门”搬迁与民生大事的两相选择中,选择了急百姓之所急。这些场景和故事,正是《县委大院》的真实所在、温度所系、力量之源。
“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湖南日报益阳记者站副站长 杨军
今年4月14日开始到8月13日,《湖南日报》在“记者在基层”栏目推出了系列报道“种粮大户夏根固的故事”。报道时段为从早稻春种到夏收,通过现场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展现了沅江市种粮大户夏根固种田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中宣部在今年第189期新闻阅评中,以整版篇幅刊出了“湖南日报连续讲述种粮大户故事讲得好,在走转改中深入解剖案例的报道值得提倡”的阅评。
今年3月底,湖南日报编委会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策划跟踪一个种粮大户,因为益阳是全省种粮大户最多的市,报道任务便落到了我所在的益阳记者站。
在采访夏根固的4个月时间里,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挖掘现场新闻,我每次都是自己驾车到四季红镇夏根固的家。5个多月的时间去了10多次,有时还睡在镇上的旅馆里。由于去的次数多了,连夏根固的3个小孙女也认识我了,后来他家养的狗见到我的面也不像以前那么狂吠了。
除了到田间地头“跟踪”式求教夏根固的种田经验之外,我还与他多聊,从交谈中捕捉新闻线索,挖掘新闻故事。6月8日,在“闲聊”的过程中,夏根固不经意地告诉我,说他最近刚卖完小龙虾。一个种粮大户怎么养起了小龙虾?是在哪里养的?效益如何?顺着这些问题,我详细地进行采访,问原因,查究竟,算细账,最终写成了《增值的稻田》。
进入7月份后,湖南的高温天气来临,我到沅江采访夏根固,在南洞庭广阔的平原上没有挡阳遮阴的地方,在田间地头采访,我身上的衣服常常是干了湿,湿了干,有时候几近中暑,只能往肚里猛灌矿泉水。
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这是几个月的采访经历,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大湘西》的人情“势”故
湖南经视《大湘西》执行制片人
刘志超
原本是“人情世故”,我把世界的世,更改为形势的势。在习近平同志“8·19”重要讲话中,“势”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之一,对此,我理解为,“势”字就是对当前国情省情的判断,对当前宣传形势的判断,是一切报道创新的前提。
2011年10月22日,国家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批复,让我作出判断:到2013年,武陵山片区建设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将进入正式的启动阶段,正是最富有激情,最需要鼓劲的时候,这成了《大湘西》的由头。在我看来,这个由头就是“势”之所在,而剩下的人、情、故是这一次《大湘西》报道与以往不同,真正关注的内容主体。
“赞颂当地的人情人性之美”,这是9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点评文章对《大湘西》的评价。在《大山夫妻守林人,三十载呵护绿色》这篇报道中,常常要彻夜巡山的丈夫黄会君,遇到毒蛇依旧笑谈“那些毒蛇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从英国留学归来却在湘西基层任职的“海归副镇长”向瑶雪,立志让芷江毕河侗寨脱贫致富的上门女婿唐宏念,都体现出人情人性之美。
在报道之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联系工作自不必说,把记者“赶出去”,到田间地头认认真真走一圈,再来修订我们的策划案,是我们取得这些成绩的关键。作为《大湘西》的执行制片人,我每一次采访都深入一线,和记者们在一起,记者有四五组,我就来回跟,我觉得用一台车是浪费了采访资源,就坐大巴车在县市之间穿梭。有时,我在简陋的宾馆里一住就是两三天,结果证明这种机动灵活的策划方式,是保障报道水准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