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锁在日记本里的“遗书”

  仔细整理儿子卧室内的物品后,李良辉发现,除了身份证、一张余额700元的银行卡、随身穿的一套冬装,王浩什么都没带。在央求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帮忙,查询王浩的银行卡账户后,李良辉绝望地发现:离家多日,儿子银行卡内的700元一分未动。

  撬开王浩惯用的一个带锁的日记本,李良辉还发现了一段让她费解的文字:“还有半小时,我去长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会不会回。天气时晴时阴,没下雨就好。计划似乎完美,我知道总会出岔。光之下,无鲜事。出发!——宁乡。”

  “儿子可能出事了。”带着哭腔,六神无主的李良辉赶紧将这些发现告诉了远在大连的丈夫王义清。

  当天晚上,王义清坐上了返乡的列车。

  【往事】

  强制的留守生涯

  王浩的出走并非偶然。早在今年正月初三,他就曾离家出走过一次。那次,他从宁乡出发,行至株洲即花光了身上的现金。随后,他独身一人在大雨滂沱的国道上徒步行走,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好在有过路的的士司机发觉其行为异常,主动施以援手,将他送回了家。

  “我儿子非常聪明,读书时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寻子20天未果,王义清疲惫的目光里偶尔会闪烁出一丝光亮,但随即又暗淡了下来,变成无边的沮丧。“如果说他可能有一点点心理问题,那都是我们做父母的错。”

  他永远记得儿子12岁那年从大连被送回宁乡读书时的哀怨眼神。“那时他成绩很好,但没有户口他无法在当地考高中。”出于为儿子前途考虑的“大义”,王义清强行将王浩送回了宁乡老家读初中。“他当时并不愿意,是我们强迫他回来的。”

  在宁乡老家,王浩开始了自己的初中生涯。没有家人照顾,也没有可供寄宿的亲戚。除了完成每日繁重的课业外,他还要生火做饭、洒扫庭除,独自扛起学业生活的双重担子。

  对于王浩这段时期的独立生活,王义清夫妇知之甚少。他们只能偶尔从邻里的口中和年末的成绩单上得知,儿子将家里操持得整洁得体,学习上也一直名列前茅。

  这 段“放养”式的生活在王浩身上一直持续了三年。然而高一那年情况急转直下,这一年,王浩以转入新学校学业压力过重、老师同学均不熟悉为由,突然向父亲王义 清提出希望休学。“明显感觉得到他变得极度敏感而内向,不愿意与人接触交流,有时候即便是亲戚碰面也会远远躲开。”从儿子的表现中感受到异于寻常的情绪变 化,王义清同意了。

  这一休学,王浩告别了校园生活。

  四段“失败”的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