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上的保护站
3个守护人员24小时值班,每组人值班7至10天;山顶经常是雨雾天气,为了顺利地打一个电话,要跑到屋子外50米远的山坡上
到达牛头坳时,已经是下午5点30分。我们到达山顶后,还能看到夕阳,晚霞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漂亮。山顶凉风习习,远处因偷伐林木肆虐而裸露的山丘上,在今年春天被撒上了松树种子,如今,种子已经长成了嫩苗。炎陵县林业局工会主席黄仁辉介绍,光秃秃的山丘要恢复成绿色还需3至5年。
牛头坳上有一处孤零零的旧房子,这处6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前是伐木工人临时休憩之处。房内没有水电,加之荒废已久,屋顶瓦片早已掉光,屋内的横梁也已断掉,几处墙壁出现了成人大拇指宽的裂缝。
翻修后的房子悬挂着牛头坳候鸟保护站和牛头坳执勤室牌匾。翻修始于年初,自来水可就地取材,只要铺设一根水管,就将山泉接到了保护站内;通电是一个难题,将近两个星期,大家只能通过柴油发电机供电,虽然为了解闷添置了一台电视机,但因为用电紧张和发电机噪音太大,基本上不会开。两个星期后,才埋下电线杆,从山脚下的居民家借来了电源。
屋子内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天晴的时候好些,不过山顶上大部分时候是雨雾天气。很多时候,必须要跑到屋子外50米左右的山坡上,才能顺畅地打一通电话。
守护人员一般为3个,由林政执法人员、森林公安、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组成,必须24小时值班守护,每组人值守时间7至10天,一直延续到11月底。
夜色里的巡山人
深秋时节,山顶上凉风飕飕,大家说话时有点哆嗦。他们每晚巡逻两次,每次都要走两个小时。目标是捕鸟者和偷伐林木者
晚上6点多,夜色将牛头坳包裹得严严实实,四周看不到丁点灯火,除了山风吹动树梢的声音,牛头坳安静得像一幅画。
此次轮守的是林政执法大队的李谢勇还有森林公安尹华美。晚饭是李谢勇做的,一盘辣椒炒肉、一盘清炒红军菜,李谢勇还特地煎了两个鸡蛋。菜是从隔壁的江西营盘圩上买来的,每逢“2、5、8”赶集,大家就会去16里开外的营盘圩上添置食物。
吃完晚饭已是7点,晚上例行巡逻就此开始。深秋时节的牛头坳气温低得超乎想象,加之山顶上飕飕凉风,大家说话时已有点哆嗦。
沿着屋子前的公路,朝江西方向的山顶上走去,出门时记者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扣起了衣服扣子。见状,李谢勇笑道,“等到山顶上就会暖和了,走得快还会冒汗。”
“巡逻很简单,就是看看有没有捕鸟和偷伐林木的。”让李谢勇和尹华美欣慰的是,候鸟保护站建成后,今年已无捕鸟者上山。更多时候,他们是在屋子内看电视和翻看《洞庭湖鸟类图谱》和《野生动物疫病监测》。
巡逻的过程中,李谢勇和尹华美聊起山上的所见所闻和家长里短。两人最大的遗憾是,他们也很少看到成群候鸟飞过,只是偶尔会听到鸟叫声,最多的时候,是五六只浑身漆黑长嘴巴的鸟停在大树上。
这在动物学教授邓学建看来是件好事,因为鸟叫就意味着迷路了,“地上的人虽然看不到鸟,但候鸟们却已飞过。”
从屋子处巡逻至江西边界,边走边聊的我们用了一个小时。回到屋子时,已是晚上9点钟,大家喝了一口茶,抓紧时间休憩。晚上11点多钟,大伙还要沿着旧路线巡逻一次,再次回到屋子已是第二天凌晨1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