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易中天到武汉来为他的新作《中华史》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举行首发式,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工作状态。今天下午,他计划在他无比熟悉的武汉大学梅园操场举行与新书同名的主题演讲。虽然一万多张门票已经发放完毕,但面临有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易中天的粉丝们能保持多高的热情,仍然值得关注。
新作风格微调 易中天称“资料太多”
易中天表示,《中华史》第五卷所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最为美好的时代”:“就像西方文明的希腊城邦时代一样,都是各自文明的青春期。”资料很多,故事很多,取舍成了难题:“写这一卷,难度不在于写作,在于内容太多,选料困难。”这也因此让全书的第六卷《百家争鸣》的完成与发行时间都稍微往后延迟,据介绍,《百家争鸣》将于今年12月在成都与“中国作家富豪榜”共同发布。
艰难的资料取舍也影响到了这一卷的整体风格:易中天在中华史《序言》和前两卷中俯瞰世界、纵论中西的国际化视野淡薄了许多。他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卷里,中国自己的故事都多到讲不完,实在没有篇幅留给中外比较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让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很多读者没有世界史的知识储备,讲得太多,容易把他们的脑子搞成‘糊汤’。”
贴心读者 易中天越写越内行
易中天还特别介绍了计划中的《中华史》典藏版:全彩,大量插图。易中天表示,现在发布的平装版,插图较少,是为了降低成本让读者买得起。但是,“读者对历史的喜好有不同层次”,有些人知道“这个故事怎么回事就行了”,有些人要深究来龙去脉,更有读者对历史细节充满兴趣。“比如讲春秋战争,这个战车是什么样子,用文字不足以表达细节,配上图片就清楚多了。”
读书心得 易中天青睐“用好时间”
除了介绍新书,易中天昨天花了不少时间谈读书方法。除了“俯瞰群书”和“即学即用”这两点技术心得外,他特别提到有效运用时间:“我喜欢坐高铁而不是飞机。坐飞机把时间分割得太零碎,浪费时间。坐高铁,过去上车,坐下来就能踏实了,该干嘛干嘛。”
一位大学生粉丝询问易中天:“您觉得大学生在学校应该要做些什么?”易中天笑言:“哪有什么一定‘应该’做的事情?要说应该,那就是应该要谈一场恋爱,否则大学就白上了。”他表示,大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听课考试,同时也在于文化氛围的熏陶,“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熏陶出来的。”
记者李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