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7000多个经销商在等我出山

A-A+2013年10月24日10:03华夏时报评论

图为李途纯图为李途纯

  本报记者王先知北京报道

  53岁的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出狱一年多后,看上去精神还不错。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沟通协调,李途纯终于决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于自己当前的处境,李途纯用《红楼梦》中的一首诗来描述称:“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李途纯说,出狱后,他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他表示,主要是怕“对手”派来的“卧底”,因为在同外资投行撕破脸到地方政府接管太子奶、从经历牢狱之灾到现在重获自由期间,“对手”已经向媒体释放了很多关于污蔑他的谣言,故意丑化他的形象。现在他正在通过法律手段打算重新夺回太子奶商标,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尽管如此,在本报记者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李途纯还是首次独家回应了诸多关于“太子奶案”当年的隐情:比如,对于和投行的“对赌”,他否认称“根本不存在什么对赌”;对于当年为何从太子奶败走,他称遭遇了投行逼宫;对于尚在狱中服刑的文迪波,他称太子奶正是被这些人掏空的。

  对于李途纯的说法,湖南当地官员、太子奶破产重组管理人、花旗银行等多方则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另一个故事版本。现在惟一可以确定的是,江湖仍在,风云势必再起。

  “对赌”悬疑

  虽然太子奶破产重组了,但该案留给外界的疑点还有很多。

  2012年1月20日,经历了一年多的牢狱之苦后,李途纯终获自由,但可惜的是,自己一手缔造的太子奶,早已名花易主,成为新华联[-1.06% 资金 研报]和北京三元的“盘中餐”。不过,李途纯对于重夺“太子奶”商标仍抱有希望,出狱后经常拖着病痛的身体游走在湖南和北京两地,一边疗养自己入狱落下的病根,一边为太子奶讨说法奔走呼号。

  公开信息显示,太子奶曾经是湖南著名的民营企业,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利润超过5亿元,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6.2%,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家明星企业的败落呢?太子奶破产重组管理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驻地律师李志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太子奶走到今天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过度融资、盲目扩张为太子奶最终破产埋下了祸根;二是管理不善是太子奶破产的重要内因;三是自然灾害、三聚氰胺事件等是太子奶破产的外因;四是银行收贷是导致太子奶破产的导火索。

  而对于太子奶败局,这些年流传甚广的“对赌”版本是,2007年李途纯组建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引资协议时,还随签了一份风险巨大的“对赌协议”,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真实的情况是,当初我和外资投行之间根本就没有对赌协议。”李途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否认称,2007年底,多年的快速成长使得太子奶获得了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三大国际投行的主动注资,并启动了上市计划,当时3家投行联合投资了7300万美元,其中英联出资4000万美元、摩根1800万美元、高盛1500万美元,共约6亿元人民币,控股太子奶32%左右,他本人控股68%左右,但是当时并没有给高管人员设置股权。

  据悉,在双方召开的第二次董事会上,经李途纯提议,双方共拿出5%的股权分给高管团队,一共有100多人,也就是李途纯拿出3.4%,3家投行拿出1.6%,用来激励高管团队的斗志:在未来3年,如果太子奶的销售和利润增长30%到50%,两者完成一个指标,就能履行上述约定。除此之外,李途纯本人向本报记者确认:“双方并没有其他的附加约定。”

  随着三大投行的加入,太子奶未来的预期不错,于是花旗银行也抛来了橄榄枝。2007年9月12日,花旗银行联合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合作银行等国际六大财团,决定向太子奶提供5亿元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息3年信用贷款,于是本案的另一重要主角登上舞台。

 [1] [2] [3] [4] [5]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