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经过两年的努力,长沙以不平凡的成绩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中,在“市民对文化满意度”的评分上,长沙市民给自己的文化家园打出了全国最高分!
“这个打分应该是没有水分的,我们长沙人确确实实在这里生活得很文化、很快乐!不信你到湘江边上看看,唱歌的、跳舞的、唱戏的、下棋的、拉二胡的,不晓得几享受;不信你到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看看,玩轮滑的、放风筝的不晓得几热闹,尤其是到了晚上,几千人跳舞,广场上好像装了弹簧;还不信你到烈士公园看看,玩箜篌的、踢毽子的不晓得几快乐;再不,你就看看小区空坪上跳广场舞的人,你都会被他们带动,情不自禁地跟着跳起来、舞起来!”湖南知青艺术团团长郭晓鸣告诉记者。
长沙,这座从历史文化烟雨中走来的山水洲城,自2011年被批准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以来,努力构建文化立体网,让百姓分享文化红利,文化民生工程深得人心。
群文湘军,凸显人民主体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10月底在山东威海颁出,长沙“欢乐星城”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获项目类“群星奖”。“欢乐星城”活动是近年来长沙市推出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十余年来共举办大大小小演出20000余场,参与人数达3000万人次,衍生出“牵手芙蓉”、“好戏天天演”、“激情岳麓”、“湘江韵律”、“魅力雨花”、“相约斑马湖”、“五彩星沙”、“周末我登台”、“欢乐浏阳河”、“舞动星城·歌涌湘江”等系列品牌活动,形成了市区联动、城乡互动、辐射全国的群文活动格局。
如何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乐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这样解答:关键在于积极探索建立以人民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市委市政府倾心搭台,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当家唱戏。他总结一句话就是“使群众成为创造文化的主体、演绎文化的主角、共享文化的主人”。
“欢乐星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便是政府搭建的让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9月12日晚,在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欢乐潇湘——长沙篇·舞动星城 歌涌湘江”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晚会在这里举行,一台百花齐放的晚会让群众久久不愿离去。家住侯家塘的李娭毑带着孙子看得非常开心,不停地对记者说:“长沙人的晚会要的就是这个味!演的都是长沙的人和事,看得心里热乎乎的!”在当晚的表演中最感人的要数节目《排排坐》了,来自长沙市盲聋哑学校翼之梦艺术团的孩子们,在听不见音乐的情况下,表演充满节奏感,整体的动作几乎完美统一,孩子们为了整齐的节奏,把屁股都磨破了皮。
不仅是城区的舞台如此,广袤的乡村大地更是群众文化的大舞台。
望城区彩陶源村全村3000多人,却成立了6支文艺团队,不仅茶余饭后自娱自乐,而且还走进了市场,“接单子、搞演出,跨区跨市,不亦乐乎。”还有长沙县青山铺名气不小的“九娭毑艺术团”,队员来自不同生产小组,别看平时她们播种、插秧,可打腰鼓、说快板、演小品等样样拿手,镇里、县里的文艺舞台上她们节目的掌声最热烈。
群众是主角,草根是明星,这一直是星城舞台的最大特色,在这个舞台上,老百姓感受到文化的快乐和幸福,他们自然满意也愿意为长沙文化打出高分。
文化地图,构建“文化立体网”
“我还不知道浏阳河婚庆园里增添了一家电影院,看了这个地图才晓得,以后看电影不要往远地方跑了。街道文艺团负责人电话也在上面,我一直想参加一个合唱团呢。”家住火星街道的石女士在社区拿到《长沙市文化地图》和《公共文化服务指南》后很高兴。
文化地图详细标注了长沙市辖区内的各级各类文化、体育、旅游等场所的具体位置。配套发行的指南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长沙的文化场馆、品牌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剧团剧院、电影院和文化景点六方面的内容。“文化地图和服务指南的首发,表明了长沙的文化自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俞小玲说,近两年来,长沙市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契机,建设基层文化服务点1425个,农家书屋1364家,社区文化公园27个,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长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场地、跳有广场、看有影院、办有网络、讲有故事”正随着“文化立体网”的建成一步步成为现实。
如今的长沙,免费供给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已实现全域覆盖,群众可以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都是免费开放,我们看书、排练都有场地,我现在很少呆在家里,每天出门活动,文化伙伴在一起很开心。”定王台街道的李争退休了,但他说生活很充实。
除了图书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静态“文化加油站”,长沙市还通过流动文化服务铺设了一条条“文化加油管道”,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身边。以中型客车为载体的流动图书馆曾被宁乡县道林镇天石村龙塘小学的孩子们形象地称为“长着翅膀的图书馆”。流动图书、流动演出、流动电影、流动展览等一系列流动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场馆相得益彰,长沙百姓可以按自己的文化需求“照单点菜”。
长沙戏迷也有好去处,长沙市在湘江剧场建立了“湖湘戏剧传统文化基地”,由政府买单每周推出6场戏曲大餐。另外,“星城讲坛”定期邀请名家大师与群众面对面互动。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长沙社会自办文化场馆有500余个、民营博物馆20多家,这些场馆成为公益性文化场馆的有益补充,把更多市民拉下了麻将桌,引进了文化圈,市民们自然乐意为长沙文化打出高分。
文化均衡,每个人都分享文化红利
为长沙文化打出高分的不仅是长沙本地市民,还有在长沙“栖息”的城市候鸟——外来务工人员。
蹇欢是在望城艺校打工的一位岳阳妹子,上月底在市群艺馆的舞蹈大赛现场,她以一段欢快优美的舞蹈《雨竹林》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她对记者说:“感谢长沙设立的这个舞台,让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找到了亲切、快乐和自信。”
在2013年外来务工人员舞蹈大赛中,来自长沙各个区县(市)的24支舞蹈队,近200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林大会。外来务工人员舞蹈大赛只是长沙市“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新家园”系列活动之一,作为对弱势群体“文化倾斜”的探索实践,“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新家园”系列活动包括声乐、舞蹈、美术等各个方面,每年的活动都吸引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在长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积极参与。李功田,一位从湖北来长的农民工,在市群艺馆的关注与帮助下,近年来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百余件。
李昌军是一位盲人按摩师,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有机会在长沙市“阳光娱乐”系列活动之“星城歌王争霸赛”上一展歌喉,竟还获得了二等奖!李昌军说:“感谢‘阳光娱乐,创业兴文’活动这个免费舞台,它让我实现了梦想……”
“让在长沙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能均等均衡地分享文化红利,是我们的目标。”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如是说。
让外来务工人员分享文化红利,芙蓉区的候鸟俱乐部做得最为出色:区文化馆、图书馆都设立“候鸟”俱乐部总部,13个街道成立分部,定期举行文艺演出、艺术沙龙等活动。俱乐部为农民工歌手“华旭组合”开演唱会、出专辑,将他们打造成为了长沙人喜爱的草根明星。
越来越多的长沙民众——不论是强势的还是弱势的,不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他们都大大方方地走到文化前台,越来越多的“草根”在一个个大舞台上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文艺梦想!
长沙文化应该打出高分!这是每个生活在长沙的人都想说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