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那天早上,在电话里他们对妈妈说:妈妈快回来,我们想你了
本报武冈讯 7月3日晚上7点,飞飞和多多的遗体经尸检后,按农村习俗进行了土葬,父母也赶回老家。4日晚上,记者致电孩子的母亲彭香莲,对方情绪悲恸,婉拒了采访,记者不忍过多打扰。
“再等5天,就能见到妈妈了。”堂哥彭斌说,彭香莲在东莞虎门打工,5日合同到期,她已购买了6日的火车票,7日回家准备建新房的,“让人遗憾的是,孩子没能等到妈妈。”
3号凌晨1点多,远在深圳的彭斌开车赶到虎门,接送彭香莲夫妇赶回老家。在车上,彭香莲哭诉,2日早上才和孩子通话,电话那头,两个乖孩子一个劲地喊着,“妈妈快点回家,我们想你了。”
“她(彭香莲)提前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三套新衣服和鞋子。”想起孩子们还没来得及穿上,彭香莲哭得很厉害,数次晕厥过去,彭斌立马停车,给她喂葡萄糖补充体力。11个小时的回家路,走得很艰辛很漫长。
家庭贫寒,为了生计,彭香莲夫妇在外打工10年,只有逢年过节,工厂生产淡季时,才能回老家看看,“和孩子聚少离多,一年相处不到1个月。”彭斌感慨地说,飞飞就读小学2年级,原本3日领取成绩单,没想到前一天就出事了,“成绩还不错,在班级排名靠前。”
孩子出生满月后,就由外公外婆带着,“一手带大的孩子走了,两位老人余生怎么过?”彭斌担忧地说,彭香莲的爷爷奶奶80多岁,仍在干农活挣口粮。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4日晚上,记者走访功德村,对于类似留守家庭所遭遇的悲剧,村民们感觉很无助。村民黄德厚指出,因地处偏远山区,长期的贫困,让青壮年不得不抛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外出务工,“悲剧在所难免,类似意外事故,村里频频发生。”村民们认为,这一普遍存在于农村的“老弱病残妇幼”留守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