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青山有幸埋忠骨

  衡阳保卫战,殉国的第10军战士在1万3千人左右。烈士的遗骸,仅一部分在鏖战中草草掩埋于战场,暴露于野者尤多,日晒雨淋,面目全非。衡阳文史专家萧培介绍,战后一年半,第10军师长葛先才奉命重回衡阳,搜集遇难将士遗骸,集体掩埋并修建烈士公墓。他选择了“张家山”——这个自己曾亲自率队冲锋、牺牲最为惨烈的阵地,作为第10军阵亡袍泽的埋骨之地。

  住在两路口的王芳德老人还记得,战后生活很苦,他的堂兄靠捡拾骨骸挣了不少钱,吃了几顿饱饭。滞留在衡阳地区第10军的60余名官兵闻讯赶来,不要求任何报酬,担负起安葬战友的重任,为死难战友做最后的服务。

  卢庆贻是当时收集遗骨的原第10军老兵之一。衡阳之战结束后,“邻近地区的官兵亲属,有很多到这里来,哭哭啼啼地寻找其亲人遗体”,部分已运回原籍安葬。还有些“被好心人埋得极深的忠骸,军服、子弹带都还完好如初”,“实在无法也不忍为他拆骨迁葬,只好又掩埋起来”。另一部分“无标记,埋葬地点不明,无从收集”,而在战争中头骨破碎的死者,拼不成一具完整的骨骸。最后,他们用4个多月时间收集起来的骨骸共有3000余具。

  入葬前,这些被收集的骨骸都整整齐齐堆在今气象站的那个斜坡上,头骨摆中间,手、脚的骨头和肋骨放两边。有摄影师摄影存照,记者见到这张黑白照片,不由得惊心动魄:由烈士忠骨垒成了高约丈余的山丘,巍峨神圣,悲壮无比。

  萧培介绍,张家山的墓葬那时候叫这里白骨塔,后改叫胜利山。

  变遗址拟建衡阳保卫战纪念园

  74岁的萧培专注衡阳抗战史研究30多年,他一直在为恢复张家山抗战遗址奔走、呼吁。萧培说:“英烈们保家卫国慷慨赴死,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有义务爱护好他们的栖身之所。”

  好消息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旅游开发于一体的衡阳保卫战纪念园正式启动规划建设,纪念园择址于衡阳张家山。与建设相关的实物、文字、书籍等资料收集工作正在同步进行。目前,已确定衡阳保卫战殉难英雄埋葬区域,为保证该区域的完整性,整个规划设计只在局部区域进行挖掘建设。

  今年5月,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前往张家山旧址现场调研。他指出,在当地规划建设衡阳保卫战纪念园,既能拯救历史、告慰先烈,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衡阳市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安置方案,收集好有关实物、文字、书籍等各种文物资料,通过声、光、电等形式再现衡阳保卫战英勇壮烈的战斗场面,学习宣传抗日英烈的事迹,追忆和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激励和培育公民的爱国情怀。

  来日,凭吊处,惟愿死者安息,生者无憾。

  (感谢衡阳文史专家萧培、衡阳日报社为采访提供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