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们眼里,进城读书就是为了不当农民,不用下地干活。
7月初,记者走马恭城瑶族自治县,却觉得挺新鲜:不少大中专毕业生跳出农门进城读书,毕业后却放弃做“白领”,回乡办农场。
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中专生办农场并非个别
157名大中专生返乡办农场116个
25岁的小伙子周超,2013年湘潭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挤进深圳,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月薪6000元,同学羡慕他“混”得不错。
然而,他才干3个月便辞职,回到恭城栗木镇白芒垒屯办农场,成为晒黑了皮肤的“农场主”。
“在城市,我是‘月光族’,月薪即使1万元,也是穷人,打拼20年不一定能买上房子。”周超对记者说,“农村如今土地可流转,种养有扶持。相邻的西岭乡,年过半百的黎以贵,养30头牛,年赚10多万元。我年轻、读了大学,相信我也能做好!”
许多人不理解,可他舅舅和在湖南衡阳工作的女朋友理解、支持他。他舅舅还设法投给周超40万元作为股金,并为其担保贷款40万元。
周超很快搞起新潮的循环种养:种草-养牛-种果,已养黄牛26头,转包桃树30亩,还搞了4亩防黄龙病的大棚种植沙糖桔试验……
上半年,他“小试牛刀”,掘了第一桶金:卖桃子收入11万元;26头牛,每头增值3000元左右。(编者注:11万+26*0.3万=18.8万)
他信心满满,计划5年内种养达到:牛300头、沙糖桔100亩、经济林几百亩,还搞肉牛加工销售一体化。
白芒垒屯的30多农户被“感染”了,70%农户学着周超种草养牛。
无独有偶。曾在部队当教员,相当于大专毕业的陈允成,曾3次放弃进机关的机会,坚持办场办厂,开发月柿生产、加工和销售。其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和科、工、贸一体的产业链发展,办起了7000亩的月柿基地,办起了食品有限公司,引来了20多名大学生加盟创业,公司收入今年预计突破亿元。
读了中专读大专,后来又获得本科毕业文凭的易享乐,曾在广州和桂林旅行社工作。他在与接待的农业团游客聊天时受到启发,看到了农业前景,又看到家乡有大量的荒地,于是辞掉工作,回到恭城龙虎乡种植金银花,2011年注册成立金银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其金银花已在恭城发展至3700多亩,并在平乐县、资源县发展9100多亩,在桂林成立了总公司,待金银花盛产,年产值可达两亿多元。
在恭城,已有157名大中专生返乡办农场116个。不少大学生农场主感言,其实回乡办农场也能圆梦,也是就业创业的好门路。
办农场并非冲动而是能圆梦
创业可成赚钱也多生活也好
“我回来办鸡场、竹鼠养殖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西岭乡29岁的彭有民,回忆起大专毕业后在城里当“白领”的艰辛时说。
2007年,小彭满怀理想,进入了江西兽药公司就业,可一年到头,“五加二,白加黑”地干,月薪才3000元。
2008年,彭有民辞职回乡,建场养鸡,养竹鼠,今年上半年已收入20万元。
小彭的妻子原是学金融的大专毕业生。2009年,她看到小彭有志气,也离城回乡,与小彭成了家,一起创业。
彭有民在村里办起了民发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有60多户入社跟着他养竹鼠致富。
“我已投资10多万元建了楼房,共两层半,近300平方米。”彭有民自豪地说:就我自己比较,回来养殖,赚钱比城里多,生活比城里好。”
莲花镇红岩村变得更加“牛”!这个百户人家的村,已由穷出名变成了富出名,先后荣获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村庄名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全国最具魅力休闲村庄”等殊荣。
6月27日,记者来到该村,恰逢美国“人民对人民”中学生体验团到该村体验。
他们一下旅游大巴车便被那里的景色吸引了。
郁郁葱葱的万亩月柿、桔树,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每栋三层的80多栋“农民小别墅”,建在穿村而过的河流上的瑶寨风雨桥、滚水坝,还有洁美的环村道、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旅游登山小道等,令美国朋友赞不绝口。
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变化就是从村党支部书记朱培铭当年不做“白领”,回村办果园开始的。
1995年,23岁的朱培铭在广西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和防城港市都找到了工作,可他还是回村办果场。
他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农业,很快形成“养殖-沼气-种果-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之成为全国典范。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95%的农户住上了“农民小别墅”。
“不在城里当‘白领’,回到村里做农民,到底值不值?”
“太值了!”朱培铭回答记者说,“我们村的生活并不差,这里的空气、水及休闲环境比城里好多了。我看着村里人都过得好,比得到什么都高兴。”
吸引高校生办农场是安置更是引才
农村亟须大中专生撑起发展一片天
“吸引大学生回乡办农场,是就业安置,也是引才兴农。”恭城县委书记程权告诉记者。
“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留守的老年人种地只图个‘乐呵’,大多也不靠种地过日子。但要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就难了。只有采取措施,让有知识的大中专生‘回流’农村,才能撑起农村发展一片天。”
为此,该县把吸引大中专生办农场列入全民创业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土地流转、办家庭农场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诸如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畜牧业养殖发展奖励资金270万元;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用于激励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等,涌现了许多为大中专生办农场服务的感人事迹。
“我去年回来办场养牛,镇里及时扶持我10吨水泥,银行很快给我40万元贷款,县畜牧部门技术员经常来指导。”回恭城栗木镇办农场的大学生周超说:“县长上月还专程来看望鼓励我,说养母牛50头以上每头奖三四百元,土地流转效益好的也有奖励。”
“我2009年由养鸡转养竹鼠,县里扶持我10万元建厂房房。”回恭城西岭乡办农场的大专生彭有民告诉记者,“不仅建厂房有扶持,养殖搞好了还有奖励。第一年我养竹鼠400对,获奖1万元;第二年发展到1000对,获奖2万元。”
“我办了有机月柿基地2000亩、绿色月柿基地5000亩,共涉及1000多农户,县乡(镇)村帮我做了不少协调工作。”大专毕业的桂林联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允成说,“我的有机月柿基地和绿色月柿基地都经过了国家认证,为了这个认证,县有关部门全程服务。”
“我回来办场种果有点起色,县、镇、村给我很大的鼓励和扶持。”回恭城红岩村种果的大专生朱培铭回忆说,“先后推选我做村委副主任、主任,做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特别是2003年,县里搞一个生态致富家园试点,就把这个点放到我们村,给了不少技术和资金扶持。”
大中专生“回流”农村办农场,给恭城农业增添了活力。在这些农场的带动下,该县去年通过农业部评审,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桔、月柿)标准化生产基地;“恭城月柿”“恭城椪柑”入选农业部“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标准化养殖场90个,其中“恭城竹鼠”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