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长沙花甲磨刀匠走街串巷30年 见证星城的变与不变

A-A+2014年3月19日07:37星辰在线-长沙晚报评论

每天8时不到,庞德恒(右)就和同住的磨刀匠开始在街头找活,同为铁匠的他俩动作娴熟,5分钟就能磨好一把刀。 胡媛媛 摄  每天8时不到,庞德恒(右)就和同住的磨刀匠开始在街头找活,同为铁匠的他俩动作娴熟,5分钟就能磨好一把刀。 胡媛媛 摄

  记者 胡媛媛

  一把钝口的菜刀“行走”在一块灰青的油石上,伴随着“嗞擦擦”的声音,刀刃慢慢变得锋利起来。几分钟后,菜刀主人用大拇指试了试刀刃,顺势又将拇指往上一扬:“好手艺!”

  即便是身处街头一隅,所有“行头”也仅是一张长板凳、一个小提篮还有几块磨刀石,60岁的庞德恒却将磨菜刀的活干得格外细致。作为长沙市区为数极少还在走街串巷的磨刀匠之一,30年来老庞目睹着脚下的阡陌小巷变成了高楼社区,唯一不变的,是他肩膀上的那副担子和一句“磨剪子咧抢菜刀”的吆喝。

  5分钟磨好一把刀  手势劲道最重要

  每天8时不到,庞德恒就和同住的磨刀匠开始在街头转悠。从他们租房所在的南门口出发,一路穿街巷入社区,长板凳一头的小喇叭时不时吆喝着“磨剪子咧抢菜刀”,引得不少行人回头侧望。

  “过年时这几把菜刀轮番着剁鸡鸭剁骨头,好多都有了缺口,你看看还能磨磨不?”在丰泉古井社区的小巷里,一名白发娭毑从厨房跑出来,喊住了庞德恒。“没得问题哟。”老庞骑坐在绑满磨刀石的长板凳上,先将菜刀缺口在水泥地上磨平,动作娴熟地从小提篮里拿出自制磨刀剂,倒在一块灰不溜秋的小石条上。“别以为磨刀简单,光磨刀石的选择都有讲究。”伴随着“嗞擦擦”的声音,老庞忍不住展露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缺口的一般要用粗石,钝口的使用油水,至于青石,那是为剪刀准备的。“磨刀时抬腕要轻、下手要重,这样才能将劲道集中在刀刃处,才能越磨越快。”

  3把菜刀15分钟搞定,娭毑提刀回厨房砍了几刀排骨,高兴地向左邻右舍吆喝起来:“哪个屋里还有不灵光的菜刀,这个师傅磨得又快又好咧!”

  走街串巷30年  变与不变感触多

  老人的夸赞让庞德恒有了几分感慨,他拍了拍所坐的板凳:“30年了,这老伙计一直跟着我,工具没变、吆喝声没变,但眼前的人与物却变了太多太多。30年前只要我们出现在巷子里,等着磨刀的人排长队,现在日子好过了,走一天能磨个上10把刀算不错了。”

  庞德恒的老家在河南漯河,那里曾经是全国闻名的“铁匠之乡”。“红火的时候,一个大队有六七个打铁的炉子,每个炉子前围着一二十人,拉风箱、制模、打铁各司其职。”随着铁器的需求减少,诸多铁匠面临着转行,庞德恒便跟着老表来到长沙当起磨刀匠。“那是1987年,长沙的磨刀匠数量不少,大都来自我的家乡。”庞德恒回忆,那个年代里朴素节约的观念根深蒂固,磨刀行相当红火,磨一把刀5角钱,自己每个月能赚上两百多元,收入算是很可观了。

  如今长沙还剩多少磨刀匠?庞德恒掰起了手指,“一二十个吧,基本上都是漯河人。”平日里,这些漯河磨刀匠三五成群租住在一起,天气好时出外找活,遇到雨雪天炒两个家乡菜、温一杯小酒,说起老家那些事来也能过一天。

  磨刀担挑起一个家 坚守中有快乐

  庞德恒说起远方的家,眉眼里溢满着笑意。他说,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思虑到老爸的辛劳,几次让他回家享清福。“她们不知道,这些年来都亏了这副磨刀担,才支撑起了我们那个家。”

  多年来的磨刀生涯里,庞德恒养成了一个习惯,中午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找一家最简单的小饭馆填肚子,有时是一盘蛋炒饭,有时是一个没有太多荤腥的盒饭。“节省下来的钱都要寄回家去,孩子们的吃饭、穿衣、上学,都靠这一把把刀磨出来的。”

  如今庞德恒已年过花甲,可他却早打算好,只要背得起担子就会一直干下去,或许会成长沙街巷里最后一个磨刀匠,但在这份坚守中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
var QrcodeMediaDataPV = "http://sax.sina.com.cn/click?type=nonstd&t=REowMDAwMDA3OQ%3D%3D"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