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省份政府信息最公开、最透明?今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法治蓝皮书》,其中《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显示,政府信息公开方面,2013年天津市得名最高,山西排第15。
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满分100分)
1、天津市 71.75
2、安徽省 71.44
3、江苏省 71.23
4、广东省 69.79
5、海南省 68.45
6、福建省 66.70
7、浙江省 63.43
8、贵州省 59.96
9、北京市 58.80
10、重庆市 58.33
11、四川省 57.68
12、上海市 54.76
13、内蒙古自治区 54.40
14、山东省 51.95
15、山西省 51.93
16、青海省 51.59
17、河北省 51.50
18、江西省 50.18
19、陕西省 49.55
20、广西壮族自治区 47.83
21、湖南省 47.75
22、湖北省 47.35
23、河南省 45.28
24、吉林省 44.71
25、黑龙江省 44.16
26、宁夏回族自治区 43.56
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83
28、甘肃省 41.8
29、云南省 41.01
30、西藏自治区 40.16
31、辽宁省 37.70
相关阅读:
名词解释
59岁现象
是指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的现象。
现象
去年查处的公职人员,“59岁现象”明显
根据中纪委公开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其2013年查处的公职人员中,共披露了123人的详细信息。这123人中,有31名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即中央管理的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其中8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公布的案件数据,被查处公职人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9岁;其中,51至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59岁现象”明显。
分析
公职人员退休前想再“捞一把”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法治蓝皮书主编、研究员田禾称,由于在职和退休待遇相差较大,部分公职人员会有心理落差。
“临近退休,权力即将失去,这部分人员往往希望在离职前捞一把。”田禾说,遏制这部分人腐败的关键还在于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集中于个别人手中。
公职人员任免存在较大问题
“蓝皮书”分析称,从历年来的反腐情况不难发现,不少贪腐公职人员被带病提拔或任命,这说明公职人员的任命提拔存在较大问题。田禾称,在2014年的反腐败斗争中,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公职人员任免中各种负面现象的监督,力求避免“金钱政治”、“秘书政治”、“裙带政治”的危害。
措施
公职人员财产公开今年将试点
“蓝皮书”认为,公职人员财产公开作为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的公开制度试点内容在2014年将有所突破,有关部门将出台财产公开制度,对财产公开的具体内容,即哪些应该公开,哪些不公开有所规定,明确财产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
政府透明度
测评结果
55家国务院部门,仅一成及格
“蓝皮书”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3)》共选取55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测评项目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实施情况、工作信息、规范性文件等。测评活动从2013年3月5日开始,测评指标总分为100分。
测评结果显示,55家国务院部门的信息公开透明度指数,仅6家越过60分的及格线,及格率仅一成,得分最高的教育部仅有65.08分。国务院部委机关基本的工作信息公开情况不理想,特别是部门领导信息公开不全面。在对55个国务院部委的官方网站进行了解后,发现有26家未提供部门领导的分管情况,占比为47%。
31个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仅7个省超过60分。山西以51.93分在测评的31个省级政府中排名第15。
存在问题
政府拒绝公开信息的理由五花八门
政府信息公开有些亮点值得关注,例如目录建设更加规范,众多领域的主动公开成效显著,不少政府网站更加重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等。但是“蓝皮书”指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早已有明确的要求,但实践证明,主动公开工作还远远没有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未能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基本需求。大量应主动公开的信息要么不公开、要么不能全面公开、要么不能及时公开、要么公开了难以查找。申请公开方面,仍存在着保密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亟待清理、政府机关处理申请不规范的问题,各地方、各部门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流程、标准迥异,本应公开的信息,政府却以五花八门的理由拒不公开。(据人民网、新华社、央广、《北京晚报》、《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