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刘国良 叶小玲)“浏阳孔氏家庙有很高价值,对研究孔氏家族、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7月12日,在长沙举行的“百姓通谱网家文化体验交流会”上,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讲述了孔氏家族的祖训与家风,同时对我省仅存的孔氏家庙评价很高。
孔祥林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五代孙,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主要从事孔子思想、孔氏家族、世界孔庙研究,著有《世界孔子庙研究》、《图说孔子》等10余部著作。
目前,孔姓族人有300多万,遍布全球各地。据浏阳县志和浏阳孔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曲阜孔氏一脉迁徙到湖南浏阳达浒镇金石村,至明万历年间,浏阳孔氏人口渐多。山东曲阜衍圣公府根据族谱推及,确认其为孔子正宗,人口已超过500丁(即500个孔氏男丁),便批准按祖制建立家庙。此后,浏阳孔氏香火更盛,千百年来,英才辈出。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有第七十一代孙孔昭绶,是著名教育家、湖南第一师范的首任校长、毛泽东的老师;还有开国中将孔石泉等。目前,金石村有孔姓人家1000多户,约4000余人。
金石村有我省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座孔氏家庙,曾经占地2000多平方米,因年久失修,如今仅存大成殿、五王殿。2005年,孔氏家庙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孔祥林表示,孔氏家庙不同于文庙,是孔子嫡系后人祭拜先祖孔子的地方,对研究孔氏家族、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有文史专家认为,孔子后裔入浏,促进了浏阳尊师重教、重视儒家文化的风气形成。大规模的浏阳文庙、高深的祭孔古乐,还有浏阳数目众多的书院、学府,都与孔氏后裔入浏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