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首条高铁开通,至今年2月底,湖南已有京广、衡柳两条高铁,累计发送旅客1亿多人次――
高铁,给湖南带来了什么“红利”
本报记者 邓晶Q
通讯员 曾勇 徐宫彬
“高铁干净卫生,去哪儿都很方便。”3月1日,长沙市民杨小坚带着妻儿,乘坐长沙南至广州南的G6113次列车到广州走亲戚。
随着京广、衡柳两条高铁在湖南相继开通(今年即将开通沪昆高铁杭长线),高铁正成为湖南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在为期40天的今年春运期间,湖南铁路共发送旅客1100万人次,其中高铁发送旅客280万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四成。
沿着高铁去旅游,高铁城市圈崛起,投资高铁城市……高铁在走进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高铁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
投资偏好高铁沿线
“我的投资偏向于选择高铁沿线,因为高铁准时,高铁沿线的潜在商机更大。”湘潭鼎峰曲轴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楚舒告诉记者。
2009年底开通的武广高铁,推动湖南2小时经济圈成型:长沙、岳阳、株洲、衡阳和郴州相互间的铁路交通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
许多企业家和梁楚舒一样,将是否有高速铁路通达,当成异地投资的重要考量指标。湖南境内的8个武广高铁车站,由此成为省内外经济界人士投资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