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乳品新国标纷争近日再起波澜,此次争议中,“奶业巨头绑架标准”、“暗箱操作”是继“世界最差标准”之后的新焦点。3日,针对新国标制定过程的公众质疑,卫生部有关专家认为,出现大规模的争议,深层次里是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社会不信任情绪的体现。乳品新国标要想彻底平息纷争,仍需迈过信任关。
新国标“制定内幕”引争议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我国乳业新标准制定过程“内幕”的披露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标准初稿由蒙牛、伊利等国内几个大企业起草,“新国标”涉嫌被大企业绑架;二是新国标讨论形成的终审稿中两项关键性标准在最后“被神秘翻盘”,有暗箱操作之嫌;三是具体的起草单位和个人并没有公开,标准制定过程不透明。
一些舆论质疑新国标被大企业“绑架”。有评论指,用利益集团制定的标准规范利益集团,就像让窃贼保管保险柜钥匙一样荒唐。
也有声音认为新国标并不是不能由大企业起草,但需透明公开,他们认为,谁起草,其实问题并不大。问题在于起草、定稿要透明,尤其是涉及民生的牛奶。建议追究一下主管者责任,查查是否被几大乳业潜规则了,以儆效尤。
生鲜乳菌落数取消分级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社会背景下,所谓新国标“倒退25年”的说法始终沸沸扬扬,然而在一些行业专家看来,标准是否倒退还需看具体情况。
从历史纵向看,最受关注的两个指标之一——生鲜乳菌落数看,标准是“明降暗升”。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说,农业部门1986年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GB/T6914-86)将每毫升生乳中所含菌落总数分为50万、100万、200万、400万四个等级。而新国标则取消了分级,将菌落数标准调整为200万。
“国家标准意味着低于这个标准是不能收购的,如果按照规定,以前是每毫升菌落数高于400万个不收,而现在是高于200万不收,从这个理论意义上讲,新国标的标准是提高了。”陈三有说。
陈三有表示,因生鲜乳储存时间极短,而对奶质的检测报告不能马上出来,在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奶质好坏全由“企业说了算”,分级的做法“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存在操作困难,甚至可能沦为企业侵占奶农利益的工具”。他说:“因此,取消了分级,从表面上的确没以前好看了,但却更具有可操作性”。
蛋白质含量标准下降
而另一个指标蛋白质含量,新国标将每100克生鲜乳中含有的蛋白质从2.95克调整为2.8克,标准的确是下降了。
从国际上看,我国生鲜乳的标准的确与欧美国家有较大差距。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关伟昆说,我国的生鲜乳标准具体指标与欧美国家的具体衡量指标并不完全相同。在欧美国家,生鲜乳更受关注的是两个指标:菌落数和体细胞数。据了解,欧美国家一般都要求每毫升生鲜乳的菌落数含量在10万个以下,远远高于我国200万个的标准。
“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比欧美国家低不少,存在差距是肯定的。”陈三有说。
“标准之争”背后是信任危机
对于新国标为何如此制定,卫生部曾作出过官方解释。新国标调整蛋白质含量标准最主要的考虑在于:一是我国目前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也相对较低。二是我国绝大部分奶牛在5到9月份进入泌乳高峰期,而这期间正天气炎热,奶牛饮水多,导致夏季生乳蛋白质含量低。
而对菌落数指标定为200万每毫升,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奶牛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短期内难以改变。养殖水平低造成生鲜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争议关注点集中于公开透明等问题,焦点已从标准本身是否合理发展到标准制定的程序性问题。从表面上看,乳品新国标的确存在未公布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程序缺陷,必须改进。但从深层次看,新国标多番争论仍未平息,还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社会上存在的普遍不信任情绪有关。乳品新国标恰好点燃了这一“火药桶”。
专家认为,“标准之争”的彻底平息,首先要过的是社会“信任关”,而这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等措施,化解疑点。
分享到:
2011年12月26日,“微楚有材策湖湘”——新浪湖南上线发布仪式将在湖南省长沙市田汉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举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