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101米长臂架泵车在武汉施工。通讯员 摄
22年前,中联重科的前身还是一个单纯的研究院,靠着微薄的科研经费苦苦支撑;
22年后,从科研院脱胎而来的中联重科,已经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领头羊,跻身全球同行业前6强;
从50万元借款起家,到身家近900亿元,数据的跃升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故事却荡气回肠。
20多年的蝶变,一个传统的研究院,已嬗变为一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大企业。一个全球化的中联,正以稳健的姿态,与世界共舞。
被逼试水:“断皇粮”后找米下锅
中联重科的前身,是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建机院”)。
1956年成立的建机院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曾经为徐工等所有的全国工程机械企业输出技术,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的“发源地”。
1985年3月13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建机院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后来我才明白,改革试点就是开始削减事业经费。”长沙建机院老院长陈润余回忆,“当时所里有500来号人,一年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200来万。”
“皇粮”一断,逼着建机院找米下锅。
各研究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自己的科技成果纷纷有偿转让,与各生产厂家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一时间,那些曾经代表行业高度并因此获得国家经费和奖励的技术,成了香饽饽。科研人员收入明显提高,建机院过了一段红火的日子。
但到后来,有的工厂慢慢不兑现承诺,该给的提成拖着不给,科研院所与工厂结成的联合体逐渐解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提倡科工贸一体化,建机院决定自己搞产业。”陈润余介绍,当时,大家对搞产业化积极性很高,建机院一下子冒出20多家小公司,设了20多个账号。
“然而,这条路很快也走不通了。”中联重科原监事会主席、当年的建机院副院长龙国键回忆,那时,科技人员对短平快的项目趋之若鹜,而投入大、周 期长的基础性重大科研项目则无人问津;20多个“诸侯”各自为战,资金与技术力量分散,能盈利的屈指可数。建机院的管理也畸形化为“室主任领导下的院长负 责制”,整体实力日趋下降,人才开始“孔雀东南飞”。
建机院日益窘迫,而得到了建机院技术图纸的部分企业却在迅速崛起。龙国键回忆,“山东一家机械厂仅花了不到1万元的技术转让费,一年就做到上千万的‘盘子’;湖南一家机械厂用不到5万元引进建机院的技术,当年就做到了几千万。”
不能“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1992年9月28日,时任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组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开始探索科研院所市场化之路,一场破茧成蝶的嬗变从此拉开大幕。